花隐

谁识菊为花隐逸,陶潜以后有濂翁。 落花别有尧夫爱,此意与濂同不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隐逸:隐居不仕,遁匿山林。
  • 濂翁:即宋濂,字景濂。
  • 陶潜: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翻译

有谁知道菊花是花中的隐士呢,自陶渊明之后还有宋濂。落花也有邵雍所喜爱,这种意趣和宋濂相同还是不同呢。

赏析

这首诗以菊花的“隐逸”特性为切入点,先指出菊花是花中隐士这一传统认知,并提到了陶渊明这位与菊密切相关的人物。接着引入宋濂,将其与陶渊明并列。后两句提到落花有邵雍喜爱,然后引发对不同人爱花之意趣异同的思考。整首诗短小精悍,通过对不同人物与花的关联的提及,表达了对花草所蕴含的人文意义的思索,有一定的意趣和深度。

舒岳祥

舒岳祥

舒岳祥,字景薛,一字舜侯,人称阆风先生,浙江宁海人。 幼年聪慧,七岁能作古文,语出惊人。年二十六岁时,以文章谒见荆溪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比之汉贾谊、终军。1256年中进士,授奉化尉。右丞相叶梦鼎曾以文字官荐岳祥入朝,以母丧离去。丧服满,适友人陈蒙总饷金陵,聘岳祥入总幕,与商军国之政,暇则谈文讲道,游览名胜,不烦以案牍之事。后陈蒙以移用军饷被去职,舒岳祥亦离去。军中将领争相挽留,岳祥说:“主我者以罪去,而吾固利独留邪?”辞不就。 咸淳九年(1273),友人谢堂欲荐岳祥入京师订正《通鉴》各家注释,事将成,奏入经筵备作讲读之士。后风景尹曾渊子又荐岳祥为户部酒务,此乃晋列朝士阶梯之职。贾似道时当国,亦闻岳祥之才,但以岳祥尚气简直,不肯对人作软媚之言,不拟即刻任用,欲以盘折抑挫之法驯服岳祥,然后为己所用。岳祥获悉,毅然离京回乡。宋亡后,舒岳祥隐匿乡里执教,为赤城书堂长。与奉化戴表元、鄞县袁桷等交往甚密。晚年潜心于诗文创作,虽战乱频繁,颠沛流离,仍奋笔不辍。诗文与王应麟齐名。 ► 8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