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歌

红脂染霜襞秋波,吴山惨黛覆双蛾。 玉肌半蚀土花碧,香魂不死红女萝。 逢君华姿倾妾意,没命黄垆诚所志。 双环脱指赠君心,墓门血碧杜鹃泪。 昔日吴宫美晓妆,春云刷翠蟾蜍香。 今来泉下伴狐火,玉钗烟冷娇不锁。 高岗有鸟名凤凰,双双丹羽辉朝阳。 今日重逢青琼枝,夜台哕哕同翱翔。 生前最苦死别离,死后尤伤生相思。 馆娃宫里歌舞人,几度红绡鹧鸪云。 何似华山畿下魂,不洒湘妃江竹痕。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脂:古代女子用于脸部涂抹的红色化妆品,这里指代女子面容。
  • 霜襞(bì):霜痕如同褶皱,形容女子经历岁月风霜后面容的憔悴。 :bì ,衣服等织物上的褶子 。
  • 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或眼神。
  • 吴山:春秋时吴地的山,这里或许借指女子所处之地 。
  • 惨黛:暗淡的黛眉,形容愁苦的样子。
  • 双蛾:女子的双眉,因其形如蛾眉而得名。
  • 玉肌:美好的肌肤,多用以形容女子。
  • 土花碧:指苔斑,苔藓呈碧绿色。
  • 红女萝:女萝是一种植物,常比喻依附他人生活的女子,红女萝可能是说色泽鲜艳的女萝。
  • 华姿:美丽的容貌姿态。
  • 没命:不顾性命。
  • 黄垆(lú):犹黄泉,指地下。 :lú , 黑色坚硬的土。
  • 双环:这里可能指女子佩戴的玉环等饰品。
  • 墓门血碧: 典出苌弘化碧,常表示精诚至极或冤屈之深 ,这里形容女子的精诚。
  • 杜鹃泪: 传说杜鹃鸟啼叫时嘴里会流出鲜血,常用来形容极度伤感 。
  • 吴宫:春秋时吴王的宫殿,这里借指华丽的宫殿。
  • 春云刷翠:形容春日如云般的鬓发梳理得乌黑亮丽。
  • 蟾蜍香: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蟾蜍香似指宫中用的香料。
  • 泉下:黄泉之下,指死后。
  • 狐火:即磷火,俗称鬼火。
  • 玉钗:妇女的一种首饰。
  • 娇不锁:形容女子已逝去不再受尘世拘束。
  • 青琼枝:传说中的美玉树枝。
  • 夜台:坟墓,亦借指阴间 。
  • 哕哕(huì):拟声词,鸟声清脆悦耳。 :huì ,鸟鸣声。
  • 馆娃宫: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宫殿。
  • 鹧鸪云:鹧鸪鸟飞时常聚散如云 ,且鹧鸪叫声悲切,这里或许形容人聚散无常如同鹧鸪云。
  • 华山畿(jī):南朝乐府民歌,多写哀怨或眷恋之情 。 :jī , 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
  • 湘妃江竹痕:传说舜帝南巡驾崩,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啼哭不止 ,泪水洒在竹子上留下斑斑痕迹,即湘妃竹 。

翻译

女子昔日红润的面容沾染了岁月的风霜,眼神中满是憔悴;曾经如吴地山峦般秀美的双眉如今也充满愁绪,呈现出暗淡之色 。美丽的肌肤已被苔藓侵蚀,可她的香魂却依附在红色的女萝之上未曾消散。遇到你那俊美的容颜,便倾心于你,哪怕拼上性命埋于黄泉之下也是我心甘情愿。摘下指环送给你,以表我对你的一片真心,墓门前似有苌弘化碧般的精诚和像杜鹃啼血那样的悲伤泪水。昔日在吴宫精心梳妆打扮,如春云般的鬓发乌黑亮丽,身上散发着好似月中蟾蜍般美妙的香料气息。如今却只能在黄泉之下与狐火相伴,曾经佩戴的玉钗也在清冷的烟雾中,人已不再受尘世拘锁。高高的山岗上有一种鸟名叫凤凰,它们双双展开鲜艳的红色羽毛辉映着朝阳。在这阴间如今能重逢于美丽的琼枝之上,夜晚清脆欢快地一起飞翔。生前最痛苦的就是死别,死后更加令人伤心的是生者的相思。曾经在馆娃宫中歌舞的人们,聚散无常犹如鹧鸪云一般 。哪里比得上那华山畿下的精魂,不会像湘妃洒泪于江竹那样留下悲伤的痕迹 。

赏析

这首诗以哀怨的笔调讲述了一个女子的爱情悲剧。诗中用大量凄美的意象描绘女子从生前的盛颜到死后的凄凉,如“红脂染霜襞秋波”“玉肌半蚀土花碧”等句,生动地展现了岁月和命运对女子的伤害。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像“墓门血碧杜鹃泪”“湘妃江竹痕”等,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伤感色彩 ,使情感表达更为深刻。关于爱情部分,通过“逢君华姿倾妾意,没命黄垆诚所志”等语句,表达出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无畏。整体上,诗歌营造出一种幽深、哀怨的意境,将生死间的无奈、爱情的坚贞和人世聚散无常的感慨交织在一起,读来令人感怀。

陈子龙

陈子龙

明末松江府华亭人,字人中,更字卧子,又字海士,号大樽。少有才名,与夏允彝等结几社,又参加复社。崇祯十年进士。选绍兴推官。东阳许都起事,子龙以故交劝降,许以不死,而巡按御史竟杀之。子龙争,不能得。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京师陷,乃事福王于南京。请练水师,言中兴之主当身先士卒。不听,辞归。南都失,遁为僧。寻受鲁王兵部尚书,结太湖兵欲举事,事露被擒,于被械送途中投水死。乾隆时谥忠裕。子龙以风节著,诗词古文亦称大家,领袖明末文坛。词尤有名,与同里诸名士形成云间词派。有《湘真阁稿》、《安雅堂稿》、《白云草》等集。清人王昶编为《陈忠裕公全集》。子龙尚辑有《明经世文编》。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