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张公洞记

由义兴而左泛,曰东久。九者,九里袤也,水皆缥碧,两山旁袭之,掩映乔木,黄云储野,得夕照为益奇。 时余病足,李生亦病,为李觅一兜子,并余弟所携笋舆三,为一行,其三人为一行,可四里许,抵洞,始隆然若覆墩耳。 张生者,故尝游焉,谓余当从后洞入,毋从前洞入。所以毋从前洞者,前路宽,一览意辄尽,无复馀。意尽而穿横关,险狭甚多,中悔不能达。余乃决策从后入。多到炬火前导,始委身一窍,鱼贯而下。渐下渐滑,且峻级不能尽受足。后趾俟前趾发乃发,迫则以肩相辅。其上隘,又不能尽受肩。如是数十百级,稍稍睹前行人,如烟霞中鸟;又闻若瓮中语者。发炬则大叫惊绝。巨乃乳皆下垂,崛㠥甗锜,玲珑晶莹,不可名状。大抵色若渔阳媚玉,而润过之。稍西南为大盘石,石柱踞其上,旁有所谓床及丹灶、盐廪者。稍东,地欹下而湿,迹之则益湿,且益洼不可究,即所谓仙人田也。 回顾所入窍,不知几百丈,荧荧若日中沬,时现时灭。久之,路几断。其下穿不二尺所,余扶服过,下上凡百馀级。忽呀然中闢,可容万人坐。石乳之下垂者,愈益奇,为五色自然,丹雘晃烂刺人眼。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石状如虬,如跃龙,如奔狮,如踞象,如莲花,如钟鼓,如飞仙,如僧胡,诡不可胜纪。余时惫足益蹇,强作气而上,至石台,俯视朗然。洞之胜,至是而既矣。会所赍酒脯误失道,呼水饮之,乃出。 张公者,故汉张道陵,或曰张果;非也。道陵事在蜀颇著。许远游贻逸少书称:“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汉末得道之徒多在焉。”此亦岂其一耶?王子曰,余向所睹石床、丹灶、盐米廪及棋局者,仿佛貌之耳。乌言仙迹哉!乌言仙迹哉!
拼音

注释

义兴:即宜兴。宋因避太宗赵匡义讳,改名宜兴。 东久:今作“东氿(jiǔ)”,湖名,在宜兴东。 九里袤:即东氿湖和西氿湖。 缥(piǎo)碧:青绿色。缥,淡青色。 黄云:喻田野里秋热的稻谷。 储野:储存在田野里。 湖㳇(fù):镇名,在宜兴南。 蓬户:这里指船棚。 质明:天刚亮的时候。 敬美:王世懋,字敬美,嘉靖进士,累官太常少卿。善诗文,名亚其兄。 燕:今河北省。 歙(shè):歙县,在今安徽省。 兜子:只有坐位而没有轿厢的软轿。 笋舆:竹轿。 覆墩:翻倒的土堆。 横关:指前洞通往后洞的过道。 委身:屈身。 相辅:相助。 发炬:这里谓举起火把。 崛㠥(lěi):有高有低的钟乳石。 甗锜(yǎnqí):谓钟乳石高低屈曲,上大下小如甗。甗为古代炊器,分两层,可上蒸下煮。 渔阳媚玉:渔阳郡的美玉。渔阳郡在今北京市东。 盐廪:盐仓。 欹(qī):倾斜。 沬(mèi):通“昧”,微暗。 扶服:同“匍匐”,伏地爬行。 呀(xiā)然:大而开阔的样子。 辟:开。 丹雘(huò):油漆用的红色颜料。这里指像丹雘一样的红色。晃烂:明亮耀眼。 僧胡:即胡僧。 既:尽。 张道陵:原名张陵,曾任江州令。后弃官修道,创立道教,世称张天师。 张果:即张果老,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许远游:指东晋名士许询,字玄度,高阳人。因好游山水,故称为许远游。 逸少: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 金堂玉室:指神仙居处。 左元放:东汉末方士左慈,字元放,卢江人。 王子:作者自称。

该文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七十二》。张公洞,在江苏宜兴南张公山,相传为道教天师张道陵的洞宅。文章记述了游历张公洞的整个过程,并对这一钟乳洞作了生动传神的描写,读后令人神往。同时也指出这并非是张公的洞宅,所谓石床、丹灶、盐廪,不过是钟乳石的“仿佛貌之”而已。且张道陵事在蜀,从而揭开了张公洞神秘的面纱。文章匠心独运,构思巧妙,描写生动自然,是王世贞的一篇著名游记。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义兴:古县名,今江苏宜兴市。
  • 缥(piǎo)碧:青白色。
  • 兜子:一种简易的交通工具。
  • 笋舆:竹轿。
  • 袤(mào):长度,特指南北距离的长度。
  • 崛㠥(jué zuó):形容山石高耸突出的样子。
  • 甗(yǎn)锜(qí):炊具,这里形容石乳形状奇特。
  • 丹雘(huò):红色的颜料。
  • 虬(qiú):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翻译

从义兴向左行船,走九里水路,称为“东久”。这九里的水面,水都是青白色的,两岸的山相夹,树木掩映,黄色的云彩积聚在田野上,遇到夕阳的余晖就更加奇特了。

当时我脚有病,李生也有病,为李生找了一个兜子,加上我弟弟所带的三乘竹轿,作为一行,另外三个人作为一行,走了大约四里路,到达张公洞。开始时,洞看上去像一个倒扣的土墩。

张生曾经游览过这里,告诉我应当从后洞进入,不要从前洞进入。之所以不要从前洞进,是因为前路宽阔,一看就看完了,没有更多的余味。如果看完前路再穿过横道,会有很多险狭的地方,中途后悔也不能到达。我于是决定从后洞进入。多准备了些火把在前面引路,才将身子探进一个洞穴,像鱼群游动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往下走。越往下走越滑,而且陡峭的台阶不能完全承受脚的踩踏。后脚要等前脚移动后才移动,紧迫时就用肩膀互相帮助。上面狭窄,又不能完全承受肩膀。这样经过了几十几百级台阶,渐渐看到前面行走的人,像烟霞中的鸟;又听到像在瓮中说话的声音。点亮火把就会大声惊叫。巨大的钟乳石都向下垂着,高耸突出,形状奇特,晶莹剔透,难以形容。大体上颜色像渔阳的美玉,而且更加润泽。稍微往西南是一块大盘石,石柱盘踞在上面,旁边有所谓的床以及丹灶、盐廪之类的东西。再往东,地面倾斜而且潮湿,踩上去就更加潮湿,并且更加低洼,无法探究到底,这就是所谓的仙人田。

回头看所进入的洞穴,不知道有几百丈深,微弱的光线像太阳中的泡沫,时有时无。过了很久,路几乎断了。下面的通道不到二尺宽,我爬着过去,上下总共一百多级台阶。忽然中间开阔起来,能够容纳万人坐下。下垂的石乳更加奇特,呈现出五种自然的颜色,红色的光彩灿烂耀眼。大的像玉柱,有的下垂到地面,距离地面不到一尺;有的向上喷发,距离顶部不到一尺;有的上下两端不连接,只有一根发丝的距离。石头的形状像虬龙,像跳跃的龙,像奔跑的狮子,像蹲踞的大象,像莲花,像钟鼓,像飞仙,像胡僧,奇异得无法完全记录下来。我当时疲惫不堪,脚更加跛了,勉强振作着向上走,到了石台,向下俯视,开阔明朗。洞中的美景,到这里算是都看完了。恰好所带的酒肉因为迷路丢失了,只能呼喊着要水喝,然后就出去了。

张公洞,过去有人说是汉代的张道陵,也有人说是张果;其实都不是。张道陵在蜀地的事迹很显著。许远游给王羲之的信中说:“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等汉末得道的人大多在那里。”这里难道也是其中之一吗?我说,我先前看到的石床、丹灶、盐米仓以及棋局之类的东西,只是形状相似罢了。哪里是什么神仙的遗迹啊!哪里是什么神仙的遗迹啊!

赏析

这篇游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张公洞的奇特景色。文章开篇先描写了前往张公洞的沿途风景,为后文描写张公洞的奇景做铺垫。接着详细描述了进入张公洞的过程,如“始委身一窍,鱼贯而下。渐下渐滑,且峻级不能尽受足。后趾俟前趾发乃发,迫则以肩相辅”,生动地展现了洞内道路的狭窄、陡峭和湿滑。对洞内景色的描写更是精彩绝伦,如“石乳之下垂者,愈益奇,为五色自然,丹雘晃烂刺人眼”,形象地描绘了石乳的奇特形状和斑斓色彩。文章最后,作者对张公洞的传说进行了质疑,表达了自己对所谓仙迹的看法。通篇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张公洞的神秘与美丽。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