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思赋

建安十六年,大军西讨马超,太子留监国,植时从焉。意有忆恋,遂作《离思赋》云: 在肇秋之嘉月,将耀师而西旗。余抱疾以宾从,扶衡轸而不怡。虑征期之方至,伤无阶以告辞。念嗣君之光惠,庶没命而不疑。欲毕力于旌麾,将何心而远之!愿我君之自爱,为皇朝而宝己。水重深而鱼悦,林修茂而鸟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肇秋:秋季的开始,即农历七月。“肇”(zhào)。
  • 嘉月:美好的月份。
  • 衡轸(zhěn):辕前横木和车后横木。
  • 宾从:宾客和随从。
  • 嗣君:继位的君主。

翻译

在建安十六年,大军向西征讨马超,太子留下来监管国事,我那时跟从着。心中有着回忆眷恋,于是作了《离思赋》说:在初秋的美好月份,将要率领军队向西举起军旗。我带着病作为宾客随从,手扶着车的横木心里却不愉悦。担心出征的日期将要到来,忧伤没有机会去告辞。想到继位君主的恩宠光辉,希望献出生命也不会迟疑。想要在军旗之下全力效力,又怎么会有心思远离呢!希望我的君主自我珍惜,为了朝廷而保重自己。水很幽深鱼儿就高兴,树林修长茂密鸟儿就欢喜。

赏析

这首赋主要表达了曹植在特定背景下复杂的心情。开篇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是大军西征。他因抱疾从行而心怀忧虑,既担心出征之事,又为不能及时告辞而伤怀,同时又表现出对君主的忠诚与献身之志。最后则表达了对君主的期望和祝福,以及对美好环境的一种憧憬。文辞简洁,情感真挚,体现了曹植彼时的心境和对家国的关怀。

曹植

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