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与蚕问答

【原文一】 蛛见蚕吐丝为茧,乃曰:“汝之吐丝,终日辛劳,讫自缚,何苦为?蚕妇操汝入沸汤,抽为长丝,遂丧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对曰:“ 吾固自杀。然世人无吾,非寒冻而殁乎?尔口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俟蚊虻投网而自饱。巧则巧矣,其心何忍!”噫!世之人为蚕乎,抑为蛛乎? 【原文二】 蛛与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白灿然,因之自裹。蚕妇操汝入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官绂绣,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罗网,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为自谋宁为我。”嘻,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拼音

译文

【译文一】 蜘蛛看见蚕吐丝做茧,于是说:“你吐丝,整天辛苦劳累,(讫)最终自己束缚,何苦呢?蚕妇将你们放进沸腾的水中,抽了茧作为长丝,就丧失了生命。但是这也的确是巧的,正合自杀,不是愚蠢吗?”蚕回答:“我固然自杀。但是世人没有我,不是要寒冻而死了吗?你口吐横竖交错的丝,织成网,坐着守候在里面,等候蚊子牛虻撞在网上而自己吃饱。巧是巧了,你怎么忍心呢?”啊!世上的人(准备)做蚕呢,还是(打算)做蜘蛛? 【译文二】 蜘蛛跟蚕说:“你饱食终日,一直到老。丝吐成经纬(织成茧),颜色黄白灿烂,于是将自己裹缚。养蚕的妇人将你们放进沸腾的水中,(你们)就丧失了性命。但是,你们的巧只适合用来自寻死路,不是太蠢了点吗?”蚕回答蜘蛛说:“我的确是自寻死路,(但)我所吐的丝就成了花纹和彩绣,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百官祭祀礼服所绣的服饰,哪样不是我做成的呢?你是空着肚子营造(网),口吐经纬(的丝)、织成罗网,在那上面等待着。看见蚊虫蜂蝶经过,没有不杀(了)它们而(让)自己(吃)饱(的)。巧是巧啊,多么残忍啊!”蜘蛛说:“为别人着想就做你;为自己着想就做我。” 啊,世界上像蚕一样不像蜘蛛一样的人太少了!

注释

讫:最终。 适:正合。 殁:死。 经纬:指横的竖的线。 罗网:网。 伺:等待。 俟:等候。 抑:还是。 操:拿。 汤:热水。 厥(jué):代词,义同“其”。 固:确实、的确。 文章:指带花纹的织物。 衮(gǔn):帝王祭拜宗庙时所穿的礼服。 绂(fú):缝在长衣前面的服饰,是祭服的服饰。 孰:哪一样。 枵(xiāo):空虚。 营:营生,谋生。

作者赞扬了蚕而讽刺了蛛,因为蚕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而蛛却是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着想。但作者同时又感慨具有蚕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太少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qì):完毕,终了。 :恰好,正好。 (mò):死。 经纬:织物的纵线和横线,这里指蛛丝。 (sì):等待。 (xiāo)腹:空腹,指饥饿。 (gǔn)龙:古代帝王的礼服,上绣龙纹。 (fú)绣:古代官员的礼服上的纹饰。

翻译

第一则: 蜘蛛看见蚕吐丝做茧,于是说:“你吐丝,整天辛苦劳作,最终却把自己束缚起来,何苦这样呢?蚕妇把你放进开水里,抽取出长丝,你就丢掉了性命。然而你这样的技巧,恰好是用来自杀的,不是很愚蠢吗?”蚕回答说:“我确实是在自杀。然而世上的人如果没有我,不是会挨冻而死吗?你嘴里吐出纵横的丝线,织成网罗,坐在里面等待,等到蚊子苍蝇投进网中而自己吃饱。你是巧,但你的心怎么能这么残忍呢!”唉!世上的人是做蚕呢,还是做蜘蛛呢?

第二则: 蜘蛛对蚕说:“你整天吃饱了饭,一直到年老。嘴里吐出纵横的丝线,颜色黄白灿烂,于是把自己包裹起来。蚕妇把你放进开水里,抽取出长丝,你就丧失了自己的身体。然而,你的技巧恰好是用来自杀的,不是很愚蠢吗?”蚕回答蜘蛛说:“我确实是在自杀,我所吐的丝于是成为了华美的织品,天子的龙袍,百官的礼服刺绣,哪一样不是我做成的呢?你是饿着肚子去经营,嘴里吐出丝线、织成罗网,坐在那里等待。蚊子、苍蝇、蜜蜂、蝴蝶等经过的,没有不被你杀死来让自己吃饱的。你是巧,但你怎么能这么残忍呢!”蜘蛛说:“为别人谋划那就做你这样的;为自己谋划宁愿做我这样的。”哎,世上做蚕而不做蜘蛛的人太少了啊!

赏析

这两则寓言故事以蛛与蚕的对话展开,通过它们对各自吐丝行为的不同看法,探讨了为他人奉献与为自己谋利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蜘蛛认为蚕吐丝作茧是愚蠢的,因为这会导致蚕被蚕妇放入沸水中抽丝而死,而蜘蛛自己吐丝织网是为了捕食,是一种聪明的生存方式。然而,蚕却认为自己吐丝虽然最终会导致自己死亡,但丝可以用来制作华美的衣物,为人们带来温暖和美丽,是一种有意义的奉献。

作者通过蛛与蚕的对话,讽刺了那些只为自己谋利而不顾他人的人,赞扬了像蚕一样为他人奉献的精神。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究竟是应该像蜘蛛一样只为自己,还是像蚕一样为他人做出贡献。这两则故事寓意深刻,语言简洁,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江盈科

明湖广桃源县人,字进之,号逯萝。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长洲县令,历官户部员外郎,卒于四川提学副使任上。江盈科被视为公安派成员之一,其诗文理论与公安派主力袁宏道相呼应,也主张为文应抒发当时代个人的真性情,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说法,也极力赞成灵性说。著有作品《雪涛阁集》、《雪涛诗评》、《谐史》等。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