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湘帘(xiāng lián):用湘妃竹编制的帘子。
- 月窟:传说中月中的仙宫。
- 缟袂(gǎo mèi):白绢做的衣服。
翻译
半卷起湘妃竹做的帘子,半掩着门,以冰碾碎作为泥土,用白玉做成花盆。 如同偷来梨花的三分洁白,又好像借得了梅花的一缕精魂。 就像月宫中的仙人缝制的白色舞衣,又似秋天闺中怨女擦拭泪痕。 她带着娇羞默默无语能向谁倾诉呢,疲倦地倚着西风,此时夜色已昏暗。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海棠的美丽与神韵。首联通过“半卷湘帘半掩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碾冰为土玉为盆”则突出了白海棠的高贵与纯洁。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巧妙地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将白海棠的洁白与梅花的神韵相结合,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明。颈联“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进一步深化了白海棠的孤独与哀怨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尾联“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则以白海棠的娇羞和孤独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无奈。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用典自然,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曹雪芹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 233篇诗文
曹雪芹的其他作品
- 《 红楼梦 · 第五十七回 ·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七回 ·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六十八回 ·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 —— [ 清 ] 曹雪芹
- 《 琴曲四章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一百二十回 ·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十二曲 · 其八 · 喜冤家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六十一回 ·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 —— [ 清 ] 曹雪芹
- 《 第八回回前诗 》 —— [ 清 ] 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