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 · 崔国辅

国辅,山阴人。开元十四年严迪榜进士,与储光羲、綦毋潜同时。举县令,累迁集贤直学士、礼部郎中。天宝间,坐是王鉷近亲,贬竟陵司马。有文及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咏。乐府短章,古人有不能过也。 初至竟陵,与处士陆鸿渐游,三岁,交情至厚,谑笑永日。又相与较定茶水之品。临别谓羽曰:"予有襄阳太守李憕所遗白驴、乌犎牛各一头,及卢黄门所遗文槐书函一枚,此物皆己之所惜者,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雅意高情,一时所尚。 有酬酢之歌诗,并集传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阴:今浙江绍兴。
  • 开元:唐玄宗年号。
  •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 储光羲: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 綦毋潜:唐代诗人。
  • 集贤直学士:官名。
  • 礼部郎中:官名。
  • 天宝:唐玄宗年号。
  • 王鉷:唐玄宗时期的大臣。
  • 竟陵:今湖北天门。
  • 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 陆鸿渐:(又名陆羽,“渐”读作 jiān)唐代茶学家。
  • 谑笑:开玩笑,嬉笑。
  • 乌犎(fēng)牛:一种牛。
  • 李憕(chéng):唐朝大臣。
  • 卢黄门:不详。
  • 文槐:一种树木。
  • 雅意:旧时敬辞,用于对方的情意。
  • 高情:高尚的情怀。
  • 酬酢:宾主互相敬酒,泛指应酬。

翻译

崔国辅,是山阴人。在开元十四年严迪考中的进士,与储光羲、綦毋潜是同一时期的。担任过县令,多次升迁做到集贤直学士、礼部郎中。天宝年间,因为是王鉷的近亲,被贬为竟陵司马。他有文章和诗作,婉转柔美清晰明了,非常适宜诵读。他的乐府短章,古人也有比不上的。 刚到竟陵时,与处士陆羽交往,三年时间,交情非常深厚,整日嬉笑。又一起比较评定茶水的品种。临分别时对陆羽说:“我有襄阳太守李憕遗留的白驴、乌犎牛各一头,以及卢黄门遗留的文槐书函一枚,这些东西都是我所珍惜的,适宜你这个隐士使用和蓄积,所以特意来赠送给你。”这种高雅的情意和高尚的情怀,是当时人们所崇尚的。 有应酬交际的诗歌,并都收集流传。

赏析

这段文字主要是对唐代诗人崔国辅的介绍。描述了他的籍贯、科举成就、官职经历等,还突出了他在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其诗作风格婉娈清楚,乐府短章成就颇高。接着记述了他与陆羽的深厚交情以及临别赠物的情义,展现了他对友人的真诚大方和高尚情怀,这在当时被人们所崇尚,最后提到了他应酬交际的诗歌也有诸多流传。整体简短而全面地勾勒出了崔国辅的形象和一些主要事迹。

辛文房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有《披沙诗集》﹐已佚。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职。此书成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诗人传记二百七十八篇,传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计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氏广采资料,“游目简编,宅以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以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传·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记载诗人登进士第年等,十分可贵;“传后附以论,多掎摭诗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艺林”(《四库全书总目》)。辛氏虽为众多的唐代诗人立传,而其主旨却似乎在因人而品诗,重点在标其诗格,而不在考叙行迹,所以其中叙述诗人生平部分,杂采文集、笔记、小说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鉴辨,史实的疏误甚多。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诗文,或采择前人旧评,或在前人旧评基础上有所增饰,或自出新意,品评诗歌,则颇具启发性。所以,“此书的主要价值与其说在提供诗人传记史料方面,倒不如说是在唐诗的品评方面。”(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但它毕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故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