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养生于曾端伯

· 郭印
平生慕道心,荏苒岁月永。 鲜福未逢人,桑榆惊短景。 使君蓬莱仙,天遣下尘境。 讼简刑狱清,吏退文书省。 诗锋秃千毫,量陂吞万顷。 纵言及养生,大抵宗虚静。 逍遥思虑空,恬淡声色屏。 火透尾闾关,泉落昆崙顶。 龙虎闲名字,安用分炉鼎。 衰迟偶遭逢,踊跃真自幸。 愿许燕闲馀,抠衣窃有请。 半语为发药,醉梦一呼醒。 庶几垂尽年,获与天地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荏苒:形容时间渐渐过去。
  • 桑榆: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日暮,这里表示老年。
  • 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等官员,这里指曾端伯。
  • 蓬莱仙:传说中神仙居住的蓬莱岛的仙人。
  • 天遣:上天派遣。
  • 尘境:尘世。
  • 讼简:诉讼案件简单少。
  • 刑狱清:刑事案件清楚公正。
  • 量陂:形容度量像湖陂一样大。
  • 尾闾关:中医穴位名。
  • 昆崙顶:昆仑山的山顶。
  • 炉鼎:原为外丹家用以熔炼仙丹的器具,后被内丹家借用,以人身为丹功的鼎炉。

翻译

我这一生都向往求道之心,时间渐渐流逝岁月长久。少福未曾降临于人,到老年惊叹时光短暂。曾端伯您如同蓬莱仙岛的仙人,是上天派遣到尘世中来的。诉讼案件简单刑法案件清正,官吏退下文书也减少了。诗的才思如秃了千支笔毫,度量像能容纳万顷湖陂。谈论到养生,大致是推崇虚静。逍遥自在让思虑空无,心境恬淡摒弃声色。像火气贯通尾闾关,泉水落到昆仑山巅。龙虎不过是平常的名字,哪里用得着区分鼎炉。衰老迟缓偶尔相遇,兴奋激动真是自己有幸。但愿能允许清闲之余,提起衣服私下有请求。半句如同开药,让人从醉梦之中一下子苏醒。或许能延续到生命尽头,得以与天地相并列。

赏析

这首诗围绕向曾端伯请教养生之道展开。诗人先感慨时光流逝、福缘浅淡以及自己对求道的向往。接着赞誉曾端伯如仙人下凡,其治理辖区诉讼少、刑狱清。诗中强调养生在于心境的虚静恬淡,以及对一些养生之法和理念的描述。诗的语言表达丰富,使用了诸如“诗锋秃千毫”“量陂吞万顷”等形象生动的表述来衬托和抒发情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曾端伯能给予养生指导的期盼,希望能通过他的教诲延长生命并与天地同存。整体上体现出对养生的重视和对曾端伯的敬仰之情。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 7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