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杨梅

炎炎火树照千山,南客应同荔子看。 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火树:指凤凰木,因其开花时满树火红,形似火焰而得名。
  • 南客:南方的客人。
  • 荔子:荔枝。
  • 金谷: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
  • 步障:古代的一种用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屏幕。
  • 玉房:道教称神仙的居处。
  • 紫华丹:道家的丹药。
  • 猩唇:鲜艳如猩猩嘴唇的颜色。
  • 鹤顶:鹤的头顶,常用来形容颜色鲜艳。

翻译

火红的凤凰木照耀着千山,南方的客人应把它如同荔枝来看待。在金谷园里人们游玩时有着红色的步障,神仙的居处在炼制着紫色的华丹。那如猩猩嘴唇般颜色的果实带着露水像柔软的珊瑚,如鹤顶般的果实迎着风像玛瑙般让人感觉寒冷。倘若让汉宫的人知道这种味道,又会增添飞驰的驿站送往长安。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城西杨梅的景象。诗人将杨梅比作火树,展现其繁茂红艳的姿态。通过与荔子、金谷园等元素的联想,增添了诗的丰富性和文化内涵。用“猩唇”“鹤顶”等词汇来形容杨梅的色彩和形态,富有想象力。最后两句设想如果汉宫之人知道杨梅的美味会通过驿站送往长安,体现了杨梅的珍贵。整首诗既富有美感,又给人对杨梅色香味的丰富联想和感受。

陈允平

陈允平,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词人。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生卒年不详,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少从杨简学,德祐元年(1275)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元至元十五年(1278),以图谋恢复旧朝之嫌入狱。经同官袁洪营救得免。后被征,北赴大都。晚年隐居四明日湖。 著有诗集《西麓诗稿》一种、词集《西麓继周集》、《日湖渔唱》词二种,另有《蜩鸣集》,今佚。 ► 351篇诗文

陈允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