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

· 王建
大雅废已久,人伦失其常。 天若不生君,谁复为文纲。 迷者得道路,溺者遇舟航。 国风人已变,山泽增辉光。 星辰有其位,岂合离帝傍。 贤人既遐征,凤鸟安来翔。 少小慕高名,所念隔山冈。 集卷新纸封,每读常焚香。 古来难自达,取鉴在贤良。 未为知音故,徒恨名不彰。 谅无金石坚,性命岂能长。 常恐一世中,不上君子堂。 伟哉清河子,少年志坚强。 箧中有素文,千里求发扬。 自顾音韵乖,无因合宫商。 幸君达精诚,为我求回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李益:唐代诗人。
  • 少监:官名。
  • 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泛指雅正之诗。
  • 文纲:文章的纲领。
  • 遐征:远去。
  • 凤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 清河子:指张实。

翻译

雅正之诗被废弃很久了,人们的伦理道德失去了正常的规范。上天如果没有生出你,又有谁能作为文章的纲领呢。迷茫的人找到了道路,沉溺的人遇到了舟船。国家的风尚因为人而已经改变,山野湖泽增添了光辉。星辰各有其位置,怎能离开帝王身旁。贤能的人已经远去,凤鸟又怎么会飞来。从小就仰慕你的崇高声名,心中所念隔着山冈。把你的诗集用新纸封好,每次阅读常常焚香。自古以来难以自我显达,要取得借鉴靠贤良之人。没有因为成为知音的缘故,只是遗憾名声不能显扬。想来没有金石般的坚固,性命又怎么能长久。常常担心一生中,不能登上君子的厅堂。伟大啊清河子,少年时就志向坚强。箱中藏有质朴的文章,希望能远行被发扬。只是觉得自己的音韵不好,没有办法和谐地成曲调。希望你能传达真诚,为我求得回信。

赏析

这首诗是王建寄给李益并兼送张实去幽州时所作。诗中高度赞扬了李益如同文纲一般对诗文的重要性,称赞他给世间带来了指引和光辉。又表达了对李益的敬仰和倾慕,以及自己渴望知音、渴望名声显扬的心情。同时对张实的远行给予鼓励和期待。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如以星辰喻李益在文坛的重要地位,以凤鸟不来翔暗示贤人的远去。整体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二人的尊崇和期许。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 5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