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元夕

· 张先
朱屋雕屏展,红筵绣箔遮。 傍云灯作斗,近树綵成花。 风月胜千夜,笙歌如一家。 人丛妨过马,天色误啼鸦。 铜漏春声换,银潢晓影斜。 楼前山未卸,火气烘朝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夕:即元宵节晚上。
  • 朱屋:红色的屋子。
  • 雕屏:雕刻精美的屏风。
  • 筵(yán):酒席。
  • 箔(bó):帘子。
  • 綵:同“彩”。
  • 银潢(huáng):银河。

翻译

红色的屋子雕饰的屏风展开,红色的筵席绣花的帘子遮蔽。依傍着云彩灯盏如同争斗,靠近树木彩灯好似花朵。风光月色胜过千个夜晚,笙歌之声仿佛一个人家。人群拥挤妨碍马通过,天色昏暗误导了啼叫的乌鸦。铜漏中春天的声音变换,银河的影子在拂晓倾斜。楼前的山还没有隐去,热气象是烘烤着朝霞。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吴兴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诗中通过“朱屋雕屏”“红筵绣箔”展现出华丽的场景布置,“傍云灯作斗”“近树綵成花”极富想象力地描写出灯饰的绚烂多彩。“风月胜千夜”凸显了这个夜晚的独特美好,“笙歌如一家”则渲染出欢乐祥和的氛围。“人丛妨过马”写出了人多拥挤,“天色误啼鸦”以独特视角展示了夜色之深。“铜漏春声换,银潢晓影斜”从时间角度体现夜深,“楼前山未卸,火气烘朝霞”致使整首诗在热烈的氛围中收尾。全诗画面感极强,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元宵节的繁华与热闹。

张先

张先

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1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