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禹寺回马上口占

永日跻云峰,向晚下秋巘。 却望碧城中,楼台翠烟满。 前旌拥归骑,缓辔徐驭隐。 旷望写予心,平波海天远。 顾予畴昔志,本以锄犁挽。 敢望麋鹿资,遘此云龙旦。 金门容窃步,玉殿叨灵眷。 复此千骑来,日逐纷华战。 平生知退意,长畏岁月晚。 行当引初服,还把芰荷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跻(jī):登,上升。
  • 巘(yǎn):大山上的小山。
  • 旌(jīng):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 畴(chóu)昔:往昔,从前。
  • 遘(gòu):相遇。
  • 芰(jì)荷:指菱叶与荷叶。

翻译

漫长的一天登上那云峰,临近傍晚走下秋天的小山。回头眺望那碧绿的城中,楼台被翠色的烟雾充满。前面旗帜簇拥着归来的车马,缓缓地放松缰绳让车慢慢前行隐去。广阔的眺望能抒写我的内心,平静的波浪连着遥远的海天。想到我从前的志向,本来是靠农耕牵引。哪敢期望如麋鹿般自由的资质,遇上这如云龙般的好时候。宫廷之门能让我悄然步入,宫殿中承蒙圣上的眷顾。又这样带着众多车马而来,每日追逐着繁华。我向来知晓退隐的心意,一直害怕岁月已晚。应当穿上最初的衣服回去,还要把菱叶和荷叶裁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大禹寺后返程途中的所见所想。诗中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如云峰、秋巘、碧城、楼台翠烟、平波海天等,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又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如对过去志向的回忆,对宫廷生活的复杂感受,以及对退隐的思考。整体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站在自然与人生的交叉点上,通过景物的描写和内心的袒露,表达了对生活和命运的感悟。诗语言优美,节奏流畅,将写景与抒情自然融合。

张伯玉

宋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 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