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梅尧臣: 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怀。
- 朱閤: 红色的宫门,代指华丽的居所。
- 燕玉颊: 比喻女子如燕子般清秀的脸庞。
- 楚宫腰: 指女子细腰,源自古代楚国美女的纤细身姿。
- 分香: 分别时赠送香料,象征离别。
- 著意描: 雕琢描绘,形容细致入微地欣赏。
- 吹笛: 借用笛声表达情感或回忆。
- 前朝: 过去的时代,此处可能指往昔的美好时光。
翻译
江边的燕子飞进了红色的宫门,海棠花盛开得如同锦绣一般绚烂。那醉人的美酒让女子脸颊如燕子般娇嫩,她那纤细的身段仿佛凝聚了楚宫的柔美。她们还未曾经历离别,更显得值得我们用心描绘。谁能与我在海棠树下共吹一曲笛子,回味那些过往的盛世华年呢?
赏析
这首诗以海棠和燕子为载体,描绘了一幅春日宫廷美景图。梅尧臣通过对海棠花的赞美,隐喻了宫中美人之美,而燕子的加入则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诗人通过“醉生燕玉颊”和“楚宫腰”的比喻,展现出女子的娇艳与柔美。同时,“曾未分香去”又暗示着这份美好尚未被岁月侵蚀,更增其珍贵。最后,借吹笛之事寄托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体诗意清新,意境深远,富有诗意的艺术张力。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
梅尧臣的其他作品
- 《 登瓜步山二首 》 —— [ 宋 ] 梅尧臣
- 《 金山芷芝二僧携茗见访 》 —— [ 宋 ] 梅尧臣
- 《 水丘于西湖得活鲫鱼三尾见遗余顷在襄城获数尾时欧阳永叔方自乾德移滑台留待其至且有诗后居京师蔡仲谋者亦有以赠乃思襄时所留复有诗于今三得三咏之矣 》 —— [ 宋 ] 梅尧臣
- 《 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茧馆 》 —— [ 宋 ] 梅尧臣
- 《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 —— [ 宋 ] 梅尧臣
- 《 韩钦圣问西洛牡丹之盛 》 —— [ 宋 ] 梅尧臣
- 《 石榴 》 —— [ 宋 ] 梅尧臣
- 《 送张君仪太祝签判奉宁军 》 —— [ 宋 ] 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