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溪:河流名。
- 野凫(fú):野鸭。
- 蒲茸:香蒲的嫩芽。
翻译
我走到东溪去观赏水景,坐下来面对孤独的小岛,迟迟才动身乘船离开。野鸭在岸边睡觉,显现出悠闲的意境,老树上开花了也没有丑陋的树枝。矮矮的香蒲嫩芽像修剪过一样整齐,平平的沙石比筛子筛过还干净。我虽然不满足于此但却不能久住,傍晚归来的时候车马都疲惫了。
赏析
这首诗围绕东溪的景色展开,生动描绘了自然的清新之美。诗人通过对水、孤屿、野凫、老树等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充满野趣的画面。诗中“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两句最为精妙,既表现出自然生物的自在状态,又传达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蒲茸的整齐与沙石的纯净,进一步烘托了环境的清幽。然而,诗人虽钟情这美景但却不得不离开,流露出一丝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韵味悠长,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发自内心的欣赏与向往。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