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喜雨
仲冬至仲春,阴隔久不雨。
耕农将失时,萌颖未出土。
帝心实焦劳,日夜不安处。
祷祠烦骏奔,肸飨杳无补。
帝时降金舆,遍款灵真宇。
百姓知帝勤,变愁为鼓舞。
和气能致祥,是日云蔽午。
夕风不鸣条,甘润忽周普。
已见尧为君,安问谁为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萌颖:植物的新芽。这里的“颖”读作“yǐng”。
- 焦劳:焦虑烦劳。
- 祷祠:祭祀鬼神。
- 骏奔:急速奔走,此处指奔走祈雨。
- 肸飨(xī xiǎng):指祭祀,以香气祭祀。
- 金舆:帝王乘坐的车轿。
- 款:叩,敲,这里指帝王亲自前往拜谒。
- 灵真宇:供奉神灵的庙宇。
- 鼓舞:古代的一种舞蹈,这里指欢欣、奋发。
- 祥:吉祥,福瑞。
- 鸣条:风吹树枝发声。
翻译
从农历十一月到农历二月,天气阴沉很久都没有下雨。 农耕之事将要耽误时节,植物的新芽还未从土里长出。 皇帝内心实在焦虑烦劳,日日夜夜都不得安宁。 祭祀祈雨频繁且急切地进行,然而用香气祭祀却毫无作用。 皇帝这时降下帝王车轿,普遍地拜访各个供奉神灵的庙宇。 百姓知晓皇帝的勤勉,忧愁转变为欢欣鼓舞。 祥和之气能够招致吉祥,这一天乌云遮蔽了中午的天空。 傍晚的风不再吹动树枝发声,甘甜的雨水忽然普遍降下。 已经看到尧帝般的君主,哪里还用问谁是辅佐之臣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久旱之时,皇帝为百姓祈雨,最终喜降甘霖的情景,表达了对皇帝的赞美和百姓的喜悦之情。
诗的开头点明了久旱的情况,以及对农耕的影响,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接着描述皇帝的焦虑和努力,展现了皇帝对百姓的关怀。百姓感受到皇帝的勤勉,情绪也由愁转为鼓舞。随后,天气转变,喜雨降临,祥和之气弥漫。最后,诗人以尧帝作比,赞美了当下的皇帝,暗示在这样的君主治理下,国家将会繁荣昌盛。
整首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物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面,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统治者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