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百果各甘酸,或由人所植。
木瓜闻卫诗,赠好非玉色。
投此琼玖报,盖重车马饰。
贵贱今既殊,凌纸字翕赩。
一一如明珠,自得见安格。
复何备国风,庶亦见王泽。
捧之为重赐,诵已乃忘食。
幸资药品用,少助宣调力。
南土加文章,中州异肥瘠。
公将和鼎餗,微意愿寻绎。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作诗所用的韵来和诗。
- 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长椭圆形,可供食用、药用等。
- 琼玖:泛指美玉。
- 翕赩(xī xì):光色盛貌。
- 国风:《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翻译
各种果子都有各自的甘甜或酸苦,有的是由人所种植的。木瓜曾在卫国的诗中听闻,赠送美好的木瓜并非因为它如玉般的颜色。用这美玉般的礼物回报,大概是看重如车马装饰般的情谊。如今贵贱已经不同,写在纸上的字光芒闪耀。一个个如同明珠,自然呈现出安然的格调。又怎么能完备于国风之中呢,或许也能看出王者的恩泽。捧着它视为贵重的赏赐,诵读之后竟然忘了吃饭。幸好可以作为药品来使用,稍微能帮助增添宣和调理的力量。南方的土地增加了文章的风采,中原地区有不同的肥瘦程度。您将要调制和鼎中的佳肴,小小的心愿愿意去追寻演绎。
赏析
这首诗先写了果子的不同特性,引出木瓜,强调其虽不是因外在美而受重视,却有着特别的意义和价值。接着描述了赠送木瓜所代表的情义和其独特之处。诗中还提到木瓜在文化和生活中的作用,如体现王泽和可作药用等。最后表达了对他人的期待。整体语言质朴,通过对木瓜的描写和思考,表达出一些对于事物价值、文化等方面的感悟。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