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永叔戏作
注释
- 永叔:即欧阳修,字永叔 。
- 转拨:转动拨子。
- 歊铿(xiāo kēng):象声词,这里形容琵琶声。
- 胧弦:指弹奏琵琶时弦发出的声音。
- 螗螂(táng láng):即螳螂。
- 内宾外客:内室的宾客和在外面的客人。
- 乌孙: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名。
- 女奚:侍女。
- 广文:指管理文化教育的官员。
- 那钱:挪钱、借钱,“那”通“挪”。
- 功曹:古代官职名。
- 渠:他。
翻译
琵琶转动拨子声音繁复急促,仿佛是饥饿的鸟儿在啄着寒冷的树木。树木里生了蛀虫,洞穴又细又深,鸟儿长时间啄击发出歊铿的声音,却还未能填饱肚子。 弦音连续不断地传入众人耳中,就像是从幽深树林中传来回应空谷的声响。上弦音调急切,下弦音调清越,恰似螳螂捕捉蝉时发出的声音。 在座的宾客欢呼着饮酒,门外的客人听了却怀疑琵琶声可能预示有人要离开。主人赶忙告诉门外客人不要走,这琵琶声能弹奏到让古树都开裂发出“丁丁”声。 无论是内室的宾客还是外面的客人,之前都没听过这样的曲子,乍一听到无不感到震惊。这声音还让人回想起王昭君远入胡地,在乌孙的营帐边骏马嘶鸣的情景。 谁能想到如今会有这样美妙的乐事,能让侍女欢快地传递着玉杯美酒。侍女年纪小,与流俗不同,十月里只穿着单衣,身体冻得起了粟粒般的鸡皮疙瘩。 这都说的是关西的杨姓广文先生,他学问满腹却热衷于教授琵琶曲。曲子新奇,曲谱也是新的,是从宫廷乐部偷学来的,精妙之处在于取音时转动琴轴。 翰林先生知识渊博知晓很多事,又爱收集满屋子的画卷。他不肯借钱去买珠宝翠玉等装饰,任由门前堆满插放着菊花。 功曹有时借这些画图,他才肯拿出来,要是他日别人求着观看,他却又像乌龟一样缩起来不肯答应。我感叹自己年老愚钝不如他,庆幸能有这样的朋友,时常借他们做的事来娱乐。只要快乐,就不要计较其他得失有无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精彩的琵琶演奏场景,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出琵琶声的独特魅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趣事和人物形象。开篇对琵琶声的描写极具画面感,以“饥禽啄寒木”等比喻来摹写琵琶声的繁促,表现出演奏技巧的高超。诗歌中又将琵琶声与诸多情景相联系,如昭君出塞、乌孙边马鸣等,赋予曲子以丰富的历史感和情感内涵。诗中不仅突出了琵琶演奏,还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像热爱琵琶曲的广文先生、有独特癖好的翰林先生、借乐事自娱的“我”等,通过这些人物生动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性格特点,充满生活气息与幽默感。全诗语言通俗易懂而又准确形象,用韵自然和谐,在展现音乐之美的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独特的文人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