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饥示子聿

· 陆游
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 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 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 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衣钵付吾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茅茨: 小草屋。
  • 空肠: 空虚的肠胃,形容极度饥饿。
  • 方是学: 才算真正的学问。
  • 俗人: 指一般人,非高雅之士。
  • 昭代: 明亮的时代,指太平盛世。
  • 虚过: 白白度过。
  • 先亲: 先父或先母。
  • 强项: 坚韧不屈,此处指硬朗的脖子,表示作者至死不渝的决心。
  • 衣钵: 佛教中师徒相传的法衣和佛法,比喻学问和事业。

翻译

在深深的山水之间,有一座简陋的小草屋,我常常忍受着饥饿的煎熬,肚子像打雷一样空洞。真正重要的不是物质的改变,而是内心的修炼,即使是普通人都能欣赏的事物,还不足以称为诗。虽然我生在太平盛世却似乎有所错过,但想到去世后能向父母交代,心中稍感安慰。我已经活到了八十多岁,依然硬朗,希望能把我的学问和事业传给我的孩子。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朴素态度和对教育下一代的期望。诗中的“水云深处小茅茨”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画面,反映出他对世事纷扰的超脱。他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不被外物所动,才能算是真正的学问。“生逢昭代虽虚过”表达了他虽身处盛世,却未能充分实现抱负的遗憾,但也体现了他的谦逊和知足。最后两句,陆游以“强项”自比,表达了他对知识传承的执着,希望儿子能继承他的衣钵,继续追求学问和事业。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陆游的人生智慧和高尚品格。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