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箔(bó):养蚕的器具,多用竹制成。
- 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 秫(shú):黏高粱,可以做烧酒,有的地区泛指高粱。
翻译
蚕儿吃着满满的桑叶,到了丰收时收获了许多茧丝,家家户户的织布机都忙碌起来,为家人换上新衣。风调雨顺的好时节,又看到西郊的稻谷和高粱长得十分肥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的美好景象。首句写春蚕丰收,蚕农获得了丰富的茧丝,暗示了辛勤劳作后的收获。第二句写家家户户用新收获的蚕丝织布做新衣,展现出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喜悦。第三句提到“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这是农业丰收的重要条件,也表达了对天时的感恩。末句则通过描写西郊稻谷和高粱的肥美,进一步强调了丰收的景象。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地表现了丰年的欢乐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满足。

王炎
宋徽州婺源人,字晦叔,号双溪。孝宗乾道五年进士。张栻帅江陵,闻其贤,檄入幕府。为潭州教授,改知临湘。宁宗庆元中知湖州,不畏豪强贵戚。积官至军器少监。博通经史,工诗文,著述甚丰。有《双溪集》。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