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夜复宴

湿翠千岚拍座浮,座中楚舞杂吴讴。 非无山鸟惊歌板,不用花枝当酒筹。 晓色远沈牛渚月,江声冷送秣陵秋。 休悲饮罢无归处,身世犹馀一叶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间的雾气。
  • :歌唱。
  • 牛渚:地名,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镇。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

翻译

潮湿苍翠的千重山雾在座位边浮动,座中既有楚地的舞蹈又有吴地的歌唱。并非没有山中鸟雀被歌声惊起,也不需要用花枝当作行酒令的筹码。拂晓的天色中远处沉没着牛渚的月亮,江涛之声清冷地送来了秣陵的秋天。不要悲伤饮酒之后没有归去之处,这身世还剩下一叶扁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宴饮的场景。诗中先营造出一种雾气缭绕、歌舞交织的氛围。接着强调不需要借助外物来行酒令,显示出宴饮氛围的随意与畅然。后两句则写出了拂晓时的景色和内心的感慨,有对身世的感触和一种豁达的情怀。整体意境独特,情景交融,既写出了宴饮的欢乐,又含有一丝淡淡的哀愁。

黄景仁

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