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

一湾苔径引清松,苍石坛高进晚风。 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
拼音

所属合集

#龙虎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苔径:长满青苔的小路。苔(tái),苔藓植物的一纲。
  • 方响:古代打击乐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铁片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用小铁槌击打,声音清浊不等。

翻译

一条弯曲的长满青苔的小路,引领着人们走向那清爽的松树。布满苍苔的石头堆砌的高台地势较高,晚风吹拂而来。那方响敲击的声音在云海光影里杂乱响起,琵琶美妙的乐声高高地映衬在潺潺的水流声当中 。

赏析

这首《龙虎山》描绘出龙虎山清幽又充满诗意的景色。首句“一湾苔径引清松”,仅用七字,便勾勒出一幅幽静的画面,蜿蜒的苔径和挺拔的青松,营造出神秘清幽的氛围。“苍石坛高进晚风”,又以高处的苍石坛和轻柔的晚风,进一步强化了静谧之感,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轻柔拂面、带着山间清气的晚风 。

后两句将笔触转向声音描写,“方响乱敲云影里”,“乱敲”二字,让清脆的方响之声带着灵动与活泼,穿透云影,给幽静的山间增添了几分动感。“琵琶高映水声中”,则把琵琶声与潺潺的水声相融合,琵琶高亢之音与清幽的水相互映衬,视听交织,使龙虎山既充满了自然之美,又富有美妙的音乐韵律。整首诗通过描写龙虎山的景物与声音,动静结合,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空灵、幽美、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