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恨辞二首 其二

· 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过多,过甚,这里形容雨下得很大。
  • 乱铃声:唐玄宗入蜀途中,在雨中听到铃声,与《雨霖铃》曲有关,表明当时环境的凄乱。
  • 沾襟:泪水浸湿衣襟。
  • 李觏(gòu):字泰伯,号盱江先生 ,北宋时期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翻译

蜀道高耸入天,夜雨下个不停,在那杂乱的铃声中,唐玄宗泪水更是不断浸湿衣裳。然而在当时,还有众多的将士在军中战死,可惜的是,君王对此却丝毫没有触动内心 。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批判了唐玄宗。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凄风苦雨的蜀道图,通过“蜀道如天”极言蜀道之艰险,“夜雨淫”增添阴森凄凉之感,“乱铃声”和“倍沾襟”细腻刻画了玄宗在流亡途中的痛苦与哀伤。后两句笔锋一转,将将士们在军中死亡的残酷现实与君王的“不动心”形成强烈反差,讽刺了唐玄宗只顾自己失去宠妃的悲伤,却对为其卖命、战死沙场的将士冷漠无情。诗人通过叙事写景来暗藏批判,对封建君王在国难面前的自私与薄情揭露得入木三分,诗歌虽短小,却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李觏

李觏

宋建昌军南城人,字泰伯,世称盱江先生、直讲先生。仁宗庆历二年,举“茂才异等”不第。与范仲淹等友善,拥护“庆历新政”。倡立盱江书院,从学者常数百人。皇祐初,范仲淹荐为试太学助教。历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以文章知名,通经术,素不喜《孟子》,极力排斥释道二教,重视农业生产。有《直讲李先生文集》。 ► 3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