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正月二日送李伯和提干归豫章
注释
- 提干:官职名。唐朝后期军府中的属官。宋代有主管机宜文字等属官,简称提干。
- 豫章: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一带。
- 西山:一般指南昌附近的西山山脉 。
- 八索:传说中的古书,这里形容李伯和学识丰富。
- 九河:古黄河下游众多支流的总称,这里比喻其文章气势磅礴。
- 老蚌一产俱明珠:比喻李家人都非常优秀,如同老蚌产出的都是明珠。
- 郎罢:方言,称父为郎罢,这里指李伯和的父亲。
- 碧落:指天空、高空,这里指其父亲做到很高的官位。
- 头角:比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 伯珍:李伯和的兄弟。
- 魁名:谓科举夺魁,考取名次。
- 北斗傍:在北斗星旁边,形容地位出众。
- 仲简:也是李伯和的兄弟。
- 插脚:参与。
- 鸳鹭行:比喻朝官的行列。
- 外台:官署名,这里指代地方官署。
- 病守:作者谦称自己,当时杨万里生病,且任地方官职。
- 星星:形容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 札:官府的公文、文书。这里“给札”有赐予官职、发挥才华之意 。
- 兰台: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后也指代朝廷,如”兰台令史“等官职。
- 未渠晚:不算是太晚,即以后还有机会。渠,同“遽”,仓促,急。
翻译
李伯和从西山西面而来,那西山的清爽气息仿佛就在他的眉睫之间。他的胸中蕴藏着如同古代八索那样奇奥古朴的知识,笔下写出的文章就像九河之水奔腾,携风带雨气势豪迈。
您难道没看到李家人的不凡之处是别家所没有的吗?就像老蚌产出的都是明珠一样,个个出色。他的父亲已经仕途顺遂位居高位,众子弟也都争先崭露头角。
李伯珍科举夺魁声名远扬,堪比星辰闪耀在北斗旁边;仲简也踏入朝官行列。可为什么李伯和却两手清闲,远离朝堂去外台做宾客之友。
我这在荆溪抱病的太守,两鬓已经斑白如星。但一见到家乡之人,顿时两眼一亮。望着白云飘飞之处,忽然心中泛起别情,实在不忍心折柳送别友人。
我自己本就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此时却还要送您离去。正值新春时节,梅花绽放,白雪皑皑。您回到家中,在灯火下还能研读青简书卷。未来在朝廷施展才华获得官职,也不算太晚。
赏析
这首诗是杨万里送别友人李伯和时所作。开篇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李伯和的不凡气质和卓越才华,以“西山爽气”衬托其神清气爽,以“八索”“九河”夸张展现其才学和文笔的气势。接着借“老蚌产明珠”等比喻盛赞李家人才辈出,从其父亲的高位到众兄弟的优异,形成很强的背景渲染。之后笔锋一转,对李伯和“袖两手”去外台任职表示疑惑,引发读者对人物选择的好奇。
诗中融入诗人自身情感,“荆溪病守鬓星星”描绘出自己的沧桑老病之态,而“一见乡人双眼明”生动体现了见到同乡的欣喜。“白云飞处忽心动”细腻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情绪。最后诗人在送别中为友人送上美好的祝福,“给札兰台未渠晚”鼓励友人未来依然有机会在朝堂施展抱负,感情真挚深厚。整首诗既有对友人个人才华、家族荣耀的称赏,又有对友人命运选择的感慨以及真挚的送别之情,情感层次丰富,语言灵动且富有感染力,展现出杨万里诗歌的艺术特色 。

杨万里
杨万里的其他作品
- 《 题望韶亭 》 —— [ 宋 ] 杨万里
- 《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 —— [ 宋 ] 杨万里
- 《 寄题太和宰赵嘉言勤民二图 》 —— [ 宋 ] 杨万里
- 《 明发祁门悟法寺溪行险绝六首 》 —— [ 宋 ] 杨万里
- 《 盱眙军无梅郡圃止有蜡梅两株二首 》 —— [ 宋 ] 杨万里
- 《 明发栖隐寺 》 —— [ 宋 ] 杨万里
- 《 与主簿叔蔬饮联句 》 —— [ 宋 ] 杨万里
- 《 过长峰径遇雨遣闷十绝句 》 —— [ 宋 ] 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