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望采拾诗

裁缝逗早夏,点画守初晨。 绡纨既妍媚,脂粉亦香新。 长丝表良节,命缕应嘉辰。 结芦同楚客,采艾异诗人。 折花竞鲜彩,拭露染芳津。 含娇起斜盻,敛笑动微颦。 献珰依洛浦,怀佩似江滨。 须待恩光接,中夜奉衣巾。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逢,遇。
  • 绡纨(xiāo wán):精细轻薄的丝织品。
  • 长丝:即长命缕,又叫续命缕、五色缕等,端午节时人们佩戴,以求祛灾祈福。
  • 命缕:同“长命缕” 。
  • 嘉辰:美好的时辰,这里指端午节 。
  • 结芦:用芦苇编结。此处用典,屈原常用香草、竹子、芦苇等编织物品以表心意。
  • 采艾:端午节有采艾的习俗,艾可以驱邪。
  • 微颦(pín):微微皱眉。
  • 献珰(dāng):献上耳坠,典出曹植《洛神赋》中洛神赠玉佩给曹植。
  • 怀佩:怀揣玉佩,用江妃二女赠郑交甫玉佩典故。

翻译

在早夏时分就忙着裁剪缝制衣物,天刚亮就早早起身开始梳妆。那些精美的丝织品是如此的美丽迷人,所用的脂粉也散发着清新的香气。佩戴上长命缕以应和端午这个美好的节日,期盼带来吉祥。编织芦苇(表达心意)如同屈原这样的楚地之人,采撷艾草却和诗人们的情境有些不同。女子们竞相折下鲜艳多彩的花朵,拂去花上的露珠仿佛沾染着芬芳的汁水。她们带着娇态斜斜地回眸顾盼,收起笑容时微微皱眉。就像洛神在洛水之畔赠送耳坠,又似江妃在江滨赠与玉佩般含蓄传递情意。只是要等待得到恩宠青睐,半夜时分也要小心侍奉(为心上人整理衣巾) 。

赏析

这首《五日望采拾诗》围绕端午节展开描述,描绘出端午节时年轻女子的诸多活动与美好姿态。诗中先通过“裁缝逗早夏,点画守初晨”描绘出女子在端午节清晨时分精心准备的画面,体现出节日氛围。“绡纨既妍媚,脂粉亦香新”刻画了女子华丽的打扮,展现出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长丝表良节,命缕应嘉辰”将端午特色物长命缕融入,增添节日的文化气息。

诗中运用典故,如“结芦同楚客,采艾异诗人”,借屈原之事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而“献珰依洛浦,怀佩似江滨”则巧妙地化用爱情典故,委婉地表达出女子内心含蓄的情感。“含娇起斜盻,敛笑动微颦”对女子神态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展现出少女娇羞又多情的姿态,令形象跃然纸上。最后“须待恩光接,中夜奉衣巾”体现出女子殷切期望得到心上人关爱、随时小心侍奉的心境,使全诗情感真挚而细腻,生动地展现了节日中少女们多姿的生活与细腻情怀 。

王筠

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元礼,一字德柔,小字养。王僧虔孙。七岁能属文,十六为《芍药赋》。有文名,为梁昭明太子萧统、沈约、谢朓等爱重。初仕尚书殿中郎,迁太子洗马,掌东宫管记。后出为临海太守,在郡侵刻贪财,被讼。简文帝即位,为太子詹事。宅为盗所攻,惊惧坠井卒。自撰文章,以一官为一集,凡一百卷。今不传。 ► 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