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摄山栖霞寺诗并序

霢霂时雨霁,清和孟夏肇。 栖宿绿野中,登顿丹霞杪。 敬仰高人德,抗志尘物表。 三空豁已悟,万有一何小。 始从情所寄,冥期谅不少。 荷衣步林泉,麦气凉昏晓。 乘风面泠泠,候月临皎皎。 烟崖憩古石,云路排征鸟。 披径怜森沈,攀条惜杳袅。 平生忘是非,朽谢岂矜矫。 五净自此涉,六尘庶无扰。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霢霂(mài mù):小雨。
  • 霁(jì):雨停。
  • 肇(zhào):开始。
  • 栖宿:栖息住宿。
  • 登顿:上下,行止。
  • 丹霞杪(miǎo):红色的山巅。杪,树梢,这里指山巅。
  • 抗志:高尚其志。
  • 尘物表:尘世之外。
  • 三空:佛教语,指空、无相、无愿之三种解脱。
  • 冥期:默契,暗合。
  • 荷衣:荷叶般的衣裳,指隐士的服装。
  • 森沈:繁茂幽深。
  • 杳袅(yǎo niǎo):遥远柔细。

翻译

小雨过后雨停了,清和的初夏开始了。 在绿色的野外栖息,登上红色的山巅。 敬仰高人的品德,立志超脱尘世之外。 已经领悟了三空的真谛,世间万物是多么渺小。 最初从情感所寄托之处开始,心有默契想必不少。 穿着荷衣漫步在山林泉水间,麦香之气在晨昏间弥漫,感觉有些凉意。 迎着风面庞感到清泠,等待月亮时面对皎洁的月光。 在烟雾笼罩的山崖上休憩于古老的石头旁,在云路上排列着远行的飞鸟。 拨开路径怜悯那繁茂幽深的景象,攀着枝条惋惜那遥远柔细的枝条。 一生忘却是非,衰老谢世岂能自夸矫情。 从此涉足五净之地,希望六尘不被干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摄山栖霞寺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通过描写雨过天晴后的初夏景色,营造出清新宜人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高人品德的敬仰以及自己超脱尘世的志向,体现了对佛教教义的领悟。在诗中,诗人详细描述了自己在山林间的游历,如漫步林泉、迎风候月、憩石观鸟等,展现出一种闲适、超脱的心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忘却是非、不为世俗所扰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思考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江总

南朝陈济阳考城(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字总持。江紑子。起家梁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笃学有辞采,深受梁武帝嗟赏。侯景之乱,流寓岭南。陈文帝天嘉四年,以中书侍郎征还。陈后主立,历尚书令。当权任宰,而不理政务,日与后主游宴后庭,多为艳诗,号为狎客。陈亡入隋,为上开府。卒于江都,世称江令。今存《江令君集》辑本。 ► 1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