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竟:终究,到底。
- 尝尽:全部都品尝、经历过。
- 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形容十分专注地远望。
- 雁行:[yàn háng]指大雁飞行的行列,常用来比喻兄弟。这里指兄弟离散后的行踪。
- 鹡鸰(jí líng)原:《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以“鹡鸰原”比喻兄弟友爱,也用以表示兄弟患难与共。
- 沾巾:泪水浸湿佩巾,形容落泪之多。
- 醉:这里不是指醉酒,而是指内心沉醉于愁绪之中。
- 怯:害怕,内心不安。
翻译
每件事情细细思量,终究都是有缘由的,大半生已经尝遍了各种痛苦、酸涩和艰辛。极目远望,那大雁飞行的行列没有固定的落脚之处,一直望到天色渐暗。想起兄弟离散,就像那鹡鸰落在原野,让人忍不住泪水沾满佩巾。
想要把心中的忧愁情怀书写下来,心情却已沉醉在愁绪里难以自拔,人看上去十分憔悴,精神恍惚,再也不像年少时那般精力充沛。一场恶梦醒来,心里更加害怕不安,愁绪达到了极点,看到花儿飘落、树叶凋零,这些平常的景象也总让人觉得惊心动魄。
赏析
这首《定风波·恶梦》是顾太清抒发自身愁绪的词作。上阕开篇“事事思量竟有因,半生尝尽苦酸辛”,直接抒发对自己半生经历的感慨,奠定了全词悲伤的基调。接着通过“望断雁行无定处,日暮,鹡鸰原上泪沾巾”,描绘了日暮时分独望大雁、触景生情,因思念离散兄弟而落泪的场景,借景抒情,将心中的孤独、思念与伤痛表露无遗。
下阕进一步深入刻画内心的愁苦,“欲写愁怀心已醉,憔悴,昏昏不似少年身”,细腻地写出自己想抒发愁绪却又被愁绪淹没,尽显因愁苦而身心憔悴的状态。“恶梦醒来情更怯,愁绝,花飞叶落总惊人”,以恶梦醒后的恐惧和对花飞叶落景象的惊心,深化了整首词的悲剧氛围,表明愁绪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中的点滴事物都能轻易触动内心的伤痛,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那浓郁且难以排遣的哀愁 。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文字朴实却意境悲苦,令人感同身受。

顾太清
顾太清,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顾太清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369篇诗文
顾太清的其他作品
- 《 南柯子 · 咏香串效唐人体 》 —— [ 清 ] 顾太清
- 《 柳枝词 》 —— [ 清 ] 顾太清
- 《 青山相送迎藩王杏庄婿⑴以塞上景团扇属题 》 —— [ 清 ] 顾太清
- 《 玉烛新咏白海棠,用周清真韵。社中课题 》 —— [ 清 ] 顾太清
- 《 临江仙 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 —— [ 清 ] 顾太清
- 《 游潜真洞晚归度梅儿岭口占 》 —— [ 清 ] 顾太清
- 《 水调歌头 · 湘佩属题《清惠堂遗印诗》 》 —— [ 清 ] 顾太清
- 《 踏莎行 · 老境 》 —— [ 清 ] 顾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