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 暮春送别
阶前春草乱愁芽。尘暗绿窗纱。钗盟镜约知何限,最断肠、湓浦琵琶。南渚送船,西城折柳,遗恨在天涯。
夜来魂梦到侬家。一笑脸如霞。莺啼燕恨西窗下,问何事、潘鬓先华。钟动五更,魂归千里,残角怨梅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钗盟镜约:指男女间的盟誓。钗: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常被用作定情之物。盟:盟誓。镜约:以镜为信物所订之约 。
- 湓浦琵琶:化用白居易《琵琶行》典故。当年白居易在湓浦口(今江西九江)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及身世,感怀而作《琵琶行》,这里借指送别时的哀伤之情。
- 南渚:渚(zhǔ),水边。南渚即南边的水边,常指送别之地。
- 折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以表达惜别之情。
- 遗恨:留下的遗憾。
- 侬家:方言,意为“我家”或“我”,这里指女子居住的地方。
- 潘鬓先华:潘指潘岳,西晋文学家。他在《秋兴赋》中写道“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后以“潘鬓”指中年鬓发初白,形容过早衰老 。 华:花白。
- 残角怨梅花:角(jiǎo),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梅花:指笛曲《梅花落》,这里以角声吹奏《梅花落》营造哀怨氛围。
翻译
台阶前的春草杂乱地萌生,如同愁绪的幼芽。灰尘让绿色的窗纱变得灰暗。曾经的海誓山盟不知还有多少意义,最让人肝肠寸断的,就像当年在湓浦口听到的琵琶声那样哀愁。在南边的水边送你上船,在西城与你折柳惜别,这遗留下的遗憾,仿佛散落在天涯。
夜晚做梦,梦到你来到我家,你一笑的容颜如同云霞般美丽。西窗下,黄莺啼叫,好像带着恨意,想问为何你的鬓发早早变得花白。五更的钟声敲响,梦已醒,而我的灵魂仿佛随着你回到千里之外,远方传来的号角声吹奏着《梅花落》,满是哀怨。
赏析
这首《一丛花·暮春送别》是一首伤离恨别的词作。上阕开篇以“春草乱愁芽”“尘暗绿窗纱”等景象,奠定了忧愁伤感的基调,借“钗盟镜约”“湓浦琵琶”等典故,将往昔的美好与如今的离别之痛相对比,强烈地表现出送别时无尽的哀伤。“南渚送船,西城折柳”用经典的送别意象,生动地描绘出送别场景,使得“遗恨在天涯”的情感更添深沉。下阕通过描写夜晚的梦境,刻画了梦中与对方相见时的美好瞬间,“一笑脸如霞”展现出相聚的甜蜜。然而“潘鬓先华”又回到现实中岁月带来的沧桑与无奈。“钟动五更,魂归千里,残角怨梅花”三句,将梦醒后的怅惘、魂牵千里的思念以及号角吹奏的哀怨之情交融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浓烈的伤感情境,进一步渲染了离恨的深度和无尽。全词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情感细腻且真挚,将暮春时节送别后的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