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 自新第十五
周处年少时,凶彊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戴渊少时,遊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機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頴,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機於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機,辞厉非常。機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
拼音
所属合集
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彊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隻跛足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後衹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乡亲们都认为他已经死了,互相庆贺。没想到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雲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雲,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雲,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到老也没有什么成就。」陆雲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于是,周处便改正错误,振作起来,终于成了忠臣孝子。
戴渊年轻时,很侠义,不注意品行,曾在长江、淮河间袭击、抢劫商人和旅客。陆机度假後回洛阳,行李很多,戴渊便指使一班年轻人去抢劫。他在岸上,坐在马扎儿上指挥手下的人,安排得头头是道。戴渊原本风度仪态挺拔不凡,虽然是处理抢劫这种事,神气仍旧与众不同。陆机在船舱里远远地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才能,还要做强盗吗?」戴渊感悟流泪,便扔掉剑投靠了陆机。他的谈吐非同一般,陆机更加看重他,和他结为朋友,并写信推荐他。过江以後,戴渊做官做到征西将军。
注释
周处:字子隐,吴兴郡阳羡县人,后改属义兴郡(郡治在今江苏省宜兴县)。青少年时胡作非为,横行乡里,后勇于改过,在晋朝任广汉太守、御史中丞。
凶彊:凶暴彊悍。
侠气:指刚强不屈的气概,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为乡里所患:意谓被同乡人认为是祸害。
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或说指鼍(tuó)鳄一类的动物。
邅(zhān)迹虎:跛足老虎。刘孝标注引《孔氏志怪》:「义兴有邪足虎,溪渚长桥有苍蛟,并大啖人。」
暴犯:侵害。
三横:三害。横,祸害。
尤剧:更厉害。
或说(shuì):有人劝说。或,有人;说,劝说。
实冀:实际上希望。
或浮或没: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没,沉没。
更相庆:互相庆祝。更,交替、轮换。
二陆:指陆机、陆雲。兄弟齐名,号为「二陆」。下文「平原」指陆机,因陆机曾任平原内史;「清河」指陆雲,因陆雲曾任清河内史。
具:通「俱」,全部、详细地。
蹉跎:虚度光阴。
朝闻夕死:语出《论语·里仁》之「朝闻道,夕死可矣」。意谓早上听到了真理,就算晚上死去也不算虚度此生。
令名:美好的名声。
彰:显露、传扬。
改励:改过自新。
忠臣:周处后来发愤攻读,官至御史中丞,为官正直。氐(dī)人齐万年起兵,周处奉命出征,当时他老母亲犹在,但他坚持领兵出征,力战至矢尽弦绝而死,古称之为忠臣。
序
自新指自觉改正错误,重新做人。本篇只有两则。第一则说明改正错误要振作起来,应有一息尚存,决不鬆懈之志。第二则说明有才要用到正道上,知错必改。

刘义庆
刘义庆,字季伯,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1],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在诸王中颇为出色,自幼就被刘裕所知,称赞其“此吾家丰城也”[2]。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京尹时期(15·30岁)。刘义庆15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以前的副宰相),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因此刘义庆也惧有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
► 49篇诗文
刘义庆的其他作品
- 《 世说新语 · 巧蓺第二十一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 《 陈元方候袁公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 《 杨氏之子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 《 世说新语 · 识鉴第七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 《 乌夜啼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 《 世说新语 · 赏誉第八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 《 世说新语 · 简傲第二十四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 《 世说新语 · 排调第二十五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相关推荐
- 《 世说新语 · 品藻第九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 《 世说新语 · 假谲第二十七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 《 世说新语 · 纰漏第三十四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 《 世说新语 · 捷悟第十一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 《 世说新语 · 宠礼第二十二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 《 世说新语 · 容止第十四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 《 世说新语 · 排调第二十五 》 —— [ 南北朝 ] 刘义庆
- 《 世说新语 · 术解第二十 》 —— [ 南北朝 ] 刘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