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铁炉步志
译文
序
注释
- 縻(mí):系住,拴住。
- 郭:外城。
- 锻者:铁匠。
- 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 錡(qí):古代一种三足的釜。
- 钱(qián):古代的一种农具。
- 鎛(bó):古代锄类农具。
- 刀(dāo):兵器。
- 鈇(fū):铡刀。
- 桀:夏朝末代君主。
- 禹:夏朝开国君主。
- 纣:商朝末代君主。
- 汤:商朝开国君主。
- 幽:周幽王。
- 厉:周厉王。
- 文:周文王。
- 武:周武王。
- 太史:史官。
翻译
在江岸边,凡是可以系住船并能让人上下的地方叫做“步”。永州城北边有个“步”,叫铁炉步。我乘船而来,住了九年,往来寻找它被称为铁炉步的原因,却一直没找到。问别人,说:“大概曾经有个铁匠住在这里,那人离开了而炉子毁掉不知道多少年了,只有这个名号徒有虚名地留存着。” 我说:“哎呀!世上真有事情已经过去而名号还留存且这样冒充的吗?”江边的人说:“你为何单单对这个感到奇怪呢?当今世上有凭借其姓氏立足于天下的人,说:‘我家族大,别人都不能与我为敌。’问他职位和品德,说:‘很久以前祖先就是这样了。’然而他还是说:‘我强大’,世人也说‘某氏强大’。他冒称这个名号与这个铁炉步有差异吗?假使有人听说这个铁炉步的名号,而想来得到锅、釜、农具、铡刀,带着价钱而来,能满足他的欲望吗?那么向他求职位和品德,他得不到也好像是这样啊。职位还在但没有品德,就像不足以使家族强大然而世人还是乐意在他之下。你为何不奇怪那些而单单奇怪这个呢?大的方面有夏桀冒充大禹,商纣冒充成汤,周幽王、周厉王冒充周文王、周武王,以此在天下自傲。都是因为不知道推究他们的根本却只是姑且夸大他们原来的名号,以至于到最后失败,被世人嘲笑侮辱,这才是应该非常害怕的。如果追求这个铁炉步的实际,却得不到锅、釜、农具、铡刀,那就离开到别的地方去,又有什么妨害呢?你对这个感到吃惊,实在是很浅薄的。”我认为古代有太史,观察民风,采集民众言论,像这样的话,就有所收获了。赞许他的话值得采纳,把它书写下来当作这篇记。
赏析
这篇文章看似在写铁炉步,实则借铁炉步之名存实亡的现象,影射社会上一些人凭借祖宗功业或虚名来抬高自己,却没有与之相称的品德和才能的现象。作者借江边之人的口,以犀利的言辞对这种爱慕虚名、不重实际的行为进行了批判,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忧虑,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求真务实的重视。文章以小见大,寓意深刻,通过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探讨,引发对更广泛的社会问题的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且文中运用了类比等手法,使论述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