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艾帖
修启,多日不相见,诚以区区。见发言,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来日修偶在家,或能见过。此中医者常有,颇非俗工,深可与之论权也。亦有闲事,思相见。不宣。修再拜,学正足下。廿八日。
拼音
序
欧阳修《灼艾帖》,纸本,册页,纵25cm,横18cm,行楷书,6行69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帖中“见发言”的“发”即欧阳修长子欧阳发。所谓“灼艾”,即针灸。
关于欧书特点,苏轼评价说:“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清眸丰颊,进退晔如。”李东阳在帖后的诗跋中称赞欧书“宋代书家自不孤,当时只许蔡君谟。若将晋法论真印,此老风流世亦无”。
此帖曾经项元汴、安岐、江德量鉴藏。清安岐《墨缘汇观上编》著录。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灼艾:中医疗法的一种,用艾炷熏炙穴位以治病。
翻译
欧阳修启,好多天没有相见了,实在是因为我微不足道之事。看到你说曾经进行过灼艾,不知道身体状况如何?来日我偶然在家,或许能够见面。这里的医生常有,很不是一般的庸医,可以和他深入地讨论权衡病情。也有一些其他的事情,想着和你相见。不一一说了。欧阳修再次行礼,给学正您。二十八日。
赏析
这是欧阳修写的一封短信,语言简洁平实,充满了对朋友身体的关心和见面交流的期待。信中他询问朋友灼艾后的身体状况,提到能在家并希望朋友来见面,还分享了这里有不错的医生。虽看似平常的交流,但体现了两人之间真挚的情谊以及日常的牵挂,展现出古人在书信往来之间蕴含的细腻情感。整体行文流畅自然,如朋友间的促膝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