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与周草窗话旧)
水痕深,花信足,寂寞汉南树。转首青阴,芳事顿如许。不知多少消魂,夜来风雨。犹梦到、断红流处。
最无据。长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句。玉老田荒,心事已迟暮。几回听得啼鹃,不如归去。终不似、旧时鹦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花信:即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
- 庾郎:指北周诗人庾信 , 后多以“庾郎”指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庾”读音为(yǔ)。
翻译
水痕深深,花期很足,汉南的树木寂寞伫立。转头看向一片青阴,花开之事顿时就是这样。不知有多少令人销魂之处,夜来了风雨。还梦到那花瓣漂落水流之处。 最是没有依据。长年在空山隐居,愁苦写入庾郎的诗句。像玉老去田园荒芜,心情已到迟暮。几回听到杜鹃啼叫,不如归去。终究不像以前的鹦鹉那般。
赏析
这首词是张炎与周草窗话旧之作。开篇先描绘了水痕、花信、汉南树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寂寞的氛围。接着通过“消魂”“梦到”表现出对往昔的怀恋和惆怅。下阕感叹自己的隐居生活和时光流逝带来的愁苦。以“庾郎句”自比,体现心中的愁绪。“玉老田荒”更是尽显迟暮之感和世事的沧桑。结尾的“不如归去”和对旧时鹦鹉的念想,进一步强化了怀旧和无奈的情绪。整首词意境深邃,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深刻地传达出作者对人生变迁、时光不再的感慨和哀愁。
张炎
张炎,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 304篇诗文
张炎的其他作品
- 《 江城子 · 孙虚斋作四云庵俾余赋之两云之间 》 —— [ 宋 ] 张炎
- 《 声声慢 · 题吴梦窗遗笔别本作题梦窗自度曲霜花腴卷后 》 —— [ 宋 ] 张炎
- 《 渔歌子 》 —— [ 宋 ] 张炎
- 《 高阳台 · 西湖春感 》 —— [ 宋 ] 张炎
- 《 木兰花慢 · 为越僧樵隐赋樵山 》 —— [ 宋 ] 张炎
- 《 风入松 · 春游 》 —— [ 宋 ] 张炎
- 《 踏莎行 · 跋伯时弟抚松寄傲诗集 》 —— [ 宋 ] 张炎
- 《 菩萨蛮 》 —— [ 宋 ] 张炎
相关推荐
- 《 祝英台近 · 春恨 》 —— [ 宋 ] 吴淑姬
- 《 祝英台近(别李择之诸丈后途中寄此) 》 —— [ 宋 ] 戴复古
- 《 祝英台近(和辛稼轩“宝钗分”韵) 》 —— [ 宋 ] 吴潜
- 《 祝英台近 · 其一 》 —— [ 宋 ] 汤恢
- 《 祝英台近 · 剪鲛绡 》 —— [ 清 ] 文廷式
- 《 祝英台近 · 九月一日寿俞德载 》 —— [ 宋 ] 陈亮
- 《 祝英台近 》 —— [ 宋 ] 向希尹
- 《 祝英台近 · 其一水后 》 —— [ 宋 ] 刘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