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柳子厚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
拼音

注释

伯玉:《淮南子·巻一·原道训》:「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汉·髙诱注:「伯玉,卫大夫璩瑗也。今年则行是也,则还顾知去年之所行非也。歳歳悔之,以至于死,故有四十九年非,所谓月悔朔,日悔昨也。」 四愁:东汉·张平子所作《四愁》诗之省称。平子藉诗寓意,抒发心烦纡郁之情。诗分四章,每章七句,每句七言,初具七言诗之形。唐·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四愁七哀》:「《四愁》,汉张衡所作,伤时之文也。」 后用以指抒发忧郁情怀之诗篇,亦泛指愁思。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