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相乳说
译文
注释
- 司徒北平王:指马燧(suì) ,唐德宗时官至司徒,封北平郡王。
- 乳:喂养。
- 栖:窝。
- 人畜(xù):被人所豢养。
- 牧人以康:治理百姓使得百姓安乐。牧,治理。
- 融融如:和睦融洽的样子。
- 祥祉(zhǐ):吉祥福分。
翻译
司徒北平王家里,有几只在同一天产子的母猫,其中一只母猫死了。它的两只小猫在已死的母猫身旁嗫嚅,叫声十分哀伤。另外一只正在哺乳自己孩子的母猫,好像听到了小猫的叫声,站起来倾听,然后跑过去救它们。它叼起一只小猫放在自己的窝里,又回去叼另一只,回来后给这两只小猫喂奶,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唉,这真是太奇异了。猫,是被人豢养的动物,并非天生就懂得仁义,这大概是被主人的品德所感化了吧!北平王治理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处罚罪人公正公平。国家大事处理完毕后,家中也遵循伦理道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和睦融洽,对待外人就像对待家人一样,一家人团结得就像一个人。这样看来,母猫做出这样感人的事,也是可想而知的了。我当时有幸受到北平王的礼遇,有客人问起北平王的德行,我就把这件事讲给他听。客人说:“俸禄、地位、富贵,这是人们非常渴望得到的,但得到它们的艰难程度,比不上守住它们的艰难程度。靠功绩得到了,却可能因没有德行而丧失;靠自身努力得到了,却可能在子孙手中失去。现在北平王有这样的功德,又有这样的吉祥福分,就可以明白他是善于守住这些的。”说完这些,我便记述下来,写成了《猫相乳说》。
赏析
这篇短文借猫相乳的奇事,赞扬了北平王马燧的高尚品德。作者由母猫本无仁义之心,却能在北平王家中做出如同人般仁义之举,巧妙联想到北平王治理国家、持家有道,因其自身的贤德使得家中上下和睦,连畜养的猫也受其感化。文中叙事简洁明晰,以猫事开篇,自然引出对北平王德行的议论 ,通过客之口对北平王善于守成进行评价 ,深化了主题。文章虽篇幅短小,但立意深刻,托物寓意,借猫事说人事,于平淡中见新奇,是一篇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