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宪部尚书表

臣真卿言:臣闻无功受赏,为善不劝;有罪不罚,为恶罔辨。陛下克复之期,匪朝伊夕。至如赏罚二柄,事在必行,苟或不明,于何取则?臣以愚懦,叨守平原。属逆贼安禄山背叛圣恩,扰犯河洛。臣堂兄杲卿,以常山太守首开土门,臣与河北诸郡因之固守。人臣本分,夫有何功?上皇授臣户部侍郎兼知招讨采访等使,已失人望。缘贼未灭,遂不敢辞。又令李光弼、郭子仪、贺兰进明等,与臣计会,同讨凶逆。三数月间,河北向定。属潼关失守,大驾西巡,光弼等却入土门,诸郡危逼。陛下御极,又录臣无功,宠以非次,常伯亚相,一时猬集。兄允南、弟允臧等,连荣台省,一男三侄,皆授好官。在臣一门,叨幸斯极,殒身碎首,无以上报。臣常使判官钜鹿郡南和县丞贾载、侄男永王府典军广成,及行官邓昌珍、杨神功、裴法成等十余人,将彩物绢帛,相继渡海,与刘正臣计会,共和两蕃。正臣等克期南来,行已有日。属逆贼史思明、尹子奇等乘其未至,悉力急攻,诸郡无援,相次陷没。皆由臣孱懦无谋,致此颠沛,诚合殉命危难,死守孤城。以为归罪阙庭,愈于受擒贼手,所以僶俛偷生过河。缘刘正臣使杨神功将牒与臣,索兵马及盘瓶锦帐,令应接奚契丹等。不与其勾当,伏恐陛下贻忧。又恩敕先超授吴郡司士郑毓乐安郡太守,令于江淮南两道度僧道,取钱与臣召募士马,令应接河北。臣由此未获即赴行在,遂至广陵、丹阳等郡,各与采访使计会,竟不得兵马。即累奉圣旨,许臣入奏。行至武当郡,又奉恩命,除臣宪部尚书,兼令使者送告身与臣。捧戴殊私,不任惶惧。陛下纵含宏善贷,不忍明刑,在臣冒至深,胡颜自处。臣忝为大臣,系国休戚。损臣益国,臣受其益;损国益臣,臣受其损。若受任失守,还朝屡迁,示国无刑,于臣大损。非敢外饰,实披至诚。又臣名节虽微,任位颇重。为政之体,必在律人,恩先逮下,罚当从上。今罪一人,则万人惧。若怙于宠,四海何瞻?伏愿陛下重贬臣一官,以示天宪,使天下知有必行之法,则知有必赏之令,宠荣过于尚书远矣。无任恳悃之至。
拼音

《颜真卿三表帖》作于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其中《让宪部尚书表》为唐肃宗授颜真卿为宪部(即刑部)尚书时,颜真卿自薄自谦、表示辞让的奏章。时间早于《祭侄文稿》(758年)一年,为安史之乱爆发后17个月后。颜真卿在此表中对自己因固守平原而被擢升,表示谦让,以为此乃人臣本分。而对弃郡却抱着戴罪的心理,要求朝廷“重贬臣一官,以示天宪,使天下知有必行之法,则有必赏之令”。全文共615字。因现存刻石多种,分居各地,未能得到书法史学界重视,原因之一就是版本大同小异,以拓传拓,以讹传讹,颇失颜书风貌,未能显现颜书风韵。不论笔法与刻工与《争座位稿》大相径庭。《让宪部尚书表》残卷在很多方面出色地表现了颜真卿书法艺术特点,加之精湛的刻石艺术,高度忠实地再现了颜真卿墨迹本涵盖的信息。应列为颜真卿行书不可多得的代表作品。虽为残卷,不失为一件难得的对颜真卿书法艺术研究文献的重要补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宪部尚书:即刑部尚书。
  • 叨(tāo)守:谦辞,指承受。
  • 克复:指战胜敌人,恢复失地。
  • 土门:地名。
  • 户部侍郎:官职。
  • 招讨采访等使:官名。
  • 常伯:指侍中。
  • 亚相:指御史大夫。
  • 猬集:像刺猬的硬刺那样多,比喻众多。
  • 孱(chán)懦:软弱无能。
  • 僶俛(mǐn miǎn):勤勉,努力。
  • 阙庭:朝廷。
  • 牒:文书。
  • 含宏善贷:胸怀宽广,宽容大度。
  • 惶惧:惶恐畏惧。
  • (tiǎn)冒:羞愧冒昧。
  • 休戚:喜乐和忧虑,亦泛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
  • 怙(hù)于宠:凭借恩宠。

翻译

臣颜真卿启奏:臣听说没有功劳却接受赏赐,会让为善之人不再受鼓励;有罪过却不惩处,会让作恶之人无法分辨。陛下恢复失地的时期,并非一朝一夕了。至于赏赐和惩罚这两个权柄,务必得执行,如果不明确,依据什么来行事呢?臣因为愚笨懦弱,得以镇守平原郡。正值逆贼安禄山背叛圣上恩德,侵扰进犯河洛地区。臣的堂兄颜杲卿,以常山太守的身份首先开启土门,臣与河北各郡接着坚守。这是做臣子的本分,哪有什么功绩呢?太上皇授予臣户部侍郎并兼任招讨采访等使,已经失去人心。因为贼寇未灭,就不敢推辞。又命令李光弼、郭子仪、贺兰进明等人,与臣商议谋划,共同讨伐凶恶叛逆之人。三几个月间,河北大致平定。恰逢潼关失守,皇上西行巡视,李光弼等人退入土门,各郡危急。陛下即位后,又记录臣没有功劳,给予超常的恩宠,侍中、御史大夫等官职,一时间众多地加于臣身。兄长颜允南、弟弟颜允臧等,接连在台省荣耀任职,一个儿子三个侄子,都被授予好官职。在臣这一家族,所受恩宠达到极点,就是粉身碎骨,也无以上报。臣曾派遣判官钜鹿郡南和县丞贾载、侄男永王府典军颜广成,以及行官邓昌珍、杨神功、裴法成等十多人,携带彩物绢帛,相继渡海,与刘正臣商议谋划,共同联合两蕃。刘正臣等人约定好日期南来,出行已有多日。正值逆贼史思明、尹子奇等人趁他们未到,全力急攻,各郡没有援兵,相继沦陷。这都是因为臣软弱无能没有谋略,导致这样的困顿,实在应该在危难中献命,坚守孤城。认为到朝廷请罪,总比被贼寇擒获好,所以努力求生渡过黄河。因为刘正臣派杨神功拿着文书给臣,索要兵马以及盘瓶锦帐,让接应奚契丹等。臣没有参与这件事,是担心陛下忧虑。又有恩诏先是破格授予吴郡司士郑毓乐安郡太守,让他在江淮南两道超度僧尼道士,取钱给臣招募兵

颜真卿

颜真卿

唐琅邪临沂人,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颜师古五世从孙。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又擢制科。累擢武部员外郎。为杨国忠所挤,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约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等起兵抵抗,响应者众,共推为盟主,兵至二十万。肃宗立,为河北招讨使。诸郡复陷,间道奔凤翔,累除御史大夫,出为冯翊太守。以直不容,屡贬官。历迁尚书右丞、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时,卢杞恶之,会李希烈叛,命往劝谕,遂为希烈缢死。谥文忠。工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创为“颜体”。有集及《韵海镜源》等。 ► 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