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宋清是在长安商街西部药市的商人。他储藏了许多好的药材。有从山地、湖河等地来的药农,一定要把药送到宋清的药店让他去卖,宋清对他们是很优厚的。长安的医生用宋清那里的良药来制成自己的药方,很容易就能卖得出去,所以他们都称赞宋清。有生各种疮病的人,也都爱去宋清开的药店买药,希望能够迅速康复。宋清总是很热情地接待客人,尽管有的人没有带钱,宋清也会把良药先赊给他们,欠钱债券就在家里积攒了很多,上门索取药钱的事情他从来不做。有些素不相识的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打欠条买药,宋清也同样把药卖给他。每到年末的时候,估计账是没法还上了,他就把债券全部烧光,再也不说这些事情。其他的商人都觉得宋清的这种举动很是令人费解,就嘲讽他:“宋清是个蠢人。”同时也有人认为:“宋清大概是那种有高尚道德的人吧!”宋清听过了这些议论,说:“我经商赚钱养活妻子儿女,道德高尚还谈不上,但要说我是蠢人,也是不对的。”
宋清从事卖药的生意四十年,焚烧的债券有一百多人的,其中有后来做大官的,有管辖州郡的,享受着丰厚的俸禄待遇,他们派人给宋清送礼物,一个接一个快把门槛都踏破了。尽管有些人当时没有足够的钱去偿还药费,甚至赊欠至死的也有上千人,但是这些都没有阻碍宋清最终成为一个富翁。宋清获得的利益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正是因为他经过了长时间的等待,因此才有巨大的收益,哪像那些眼光短浅的小商人呢?只要有一次没有拿到药钱,立即就会勃然大怒,甚至会破口大骂与人为敌。这些小的商人唯利是图,心胸不也太狭隘了吗?在他们的身上,我才真正看到了愚人傻瓜的样子。宋清凭借着诚实守信最终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从不胡乱做事,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自己的经商之道,最终得以致富。需要购买药的人越多,他满足别人需求的面也就越广。遇到遭贬谪的官员,他也同样地以诚相待;遇到生活极其贫困的,宋清也同样地热情接待,及时地给予良药。受到他恩惠的人来日只要重新获得重用,带给宋清的报答就会十分丰厚。宋清有长远的赚钱眼光,和上面讲的都是一样的。
现在这些和人交往的人们,趋附有权有势的贵人,抛弃穷困潦倒的亲朋,能够像宋清这样与人交往的实在是少之又少。世俗的人们只讲“市侩手段之下的交往”。哎,宋清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而今天的人们与人交往都要求回报,有像宋清这样具有长远目标的吗?假如有人能够像宋清一样,那么天下穷困潦倒的人能够免于死亡的就会很多了,那些“市侩手段之下的交往”能够减少吗?有人这样说:“宋清不是市侩一类的人。”我这样说道:宋清作为商人却不去运用那些市侩的手段,而那些居庙堂之高或者官衙和学校,并且以士大夫自居的人,反而争先恐后地去使用那些市侩的手段,真是让人感到可悲可叹啊!如此说来,宋清并不只是有别于一般的商人了。
注释
西部:唐朝时的长安商业区分东部的市场和西部的市场,文中指的是西部的市场。
药市人:在市场上卖药的商人。
居:囤积、储藏。
优主之:给他们优惠。主:名词活用为动词,主持、对待的意思。
雠(chóu):销售、售出。
疕(bǐ):指的是头疮,文中是疮肿产生的疼痛。
疡(yáng):痈(yōng)疮。
冀(jì)速已:希望能够早日康复。已:消除伤痛、康复。
券:债券、借据。’
诣(yì)取直:前去讨取药钱。
度:推断、认为、估计。
报:偿还。
异:不同于常人。
蚩(chī)妄人:痴傻蠢笨的人。
博:多。
馈(kuì)遗:馈赠、赠送。
相属:一个接着一个的样子。
小市人:没有道德、利欲熏心的庸俗商人。
怫(fú)然:变色愤怒的样子。
剪(jiǎn)剪:心中容不下事情、狭隘的样子。
斥弃沉废:指被罢官贬斥的官吏。
落然者:流落、破落的人。
柄用:受到重用,掌管大权。
炎而附(fù):趋炎附势地巴结上层官员。
寒而弃:背叛离弃原来的亲朋。
鲜(xiǎn):少。
市道交:势力上的交往,以有利可图为标准。
庶(shù)几:差不多、几乎接近。
居市:在街市上开店。
庠(xiáng)塾(shú):古代学校。
赏析
文章第一段叙宋清之为人行事。开门见山,指出宋清乃长安市中一普通药商。因为善待四方药农,所以凡药农来京求售者,都投奔宋清,以是多积良药。故医师得宋清之药配方,往往容易奏效;患者为求还愈,也愿向宋清求药。宋清对患者则无论识与不识,有钱无钱,一律给予良药,是故累积不少借券,但从不登门索取。年终岁尾,估计欠者无力偿还,即一焚了事,决不再提。以上叙宋清行事,层次渐进,简练而条畅。随后又以市人议论生出波澜,意在进一步强调,宋清如此行事,既非有道之士,也非愚蠢荒唐之辈,的的确确是个“逐利以活妻子”的普通市人。
第二段阐述宋清既如此行事,何以还能“逐利以活妻子”。一则被他勾销债务的人,有的后来做了大官,有的当了连州跨郡的节度,他们俸禄多了,想起宋清旧德,于是馈赠不绝。二则宋清待人,不以对方穷通而变化态度,即使斥弃沉沦、落魄失意者,亦照常善待之。而这些人一旦被起用,念宋清知遇之恩,也要重重报答。总之是目光放得远,不斤斤计较于眼前得失,而其“逐利以活妻子”则与市人无异。
第三段在叙事的基础上发挥议论。作者再次拈出宋清乃普通市井之人,而一般世人所为,尽管全从势利二字出发,很少能与宋清相比,却口唱高调,徒然视宋清之所为为以利相交。作者对此深为感慨,认为世上如幸而有类似宋清之“市道交”的,则天下陷于困境的人,将不知有多少得救。由此看来,这种“市道交”正不可少。然后又反跌一笔说,如果宋清非市井之人,即是身居市井而不为市井之交的有道之士;而那些身居朝廷、官府、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命的官绅,本当是守道之人,却偏为市道之交;那么宋清非独高于市井细民,也远出于这些“正人君于”之上了。这段文字抑扬往复,感情强烈,凡激越之处,语言亦慷慨淋漓,有力地传达出作者的愤懑之情。
凡史传文字,皆须备述传主毕生事迹,加以褒贬,内容务求翔实。作者则仅取人物之一时一事,一言一行,就其与社会人生有关之处加以发挥,形成一种短小精悍、内容集中、思想深刻、介乎寓言之间的文学性散文,是传记之变体。该文章于宋清生平,仅记卖药一事,称扬其虽为市井细人却能超乎市井之道的优良品质,从而达到立传的目的。同时又由此引发出对炎凉世态的抨击,且寄寓自己谪宦以来饱尝人情冷暖的无穷感慨。
就文章笔法而言,该文章突出的特点是先叙后议。叙述中根据议论的需要进行剪裁,只突出宋清作为市井细民而能急人之难的材料,其它一律删汰。议论时则紧紧扣住这一点,与上层人物反复比较,充分揭示出他们的卑屑恶浊,因此文章上下脉络贯通,前后浑然一体。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安西部药市:指长安西边的药材市场。
-
优主之:优待他们。
-
雠(chóu):出售、成交。
-
疕(bǐ)疡:泛指疮疡。
-
蚩(chī)妄:愚蠢荒唐。
-
逐利:追求利益。
-
相属(zhǔ)于户:一个接一个地到门上来。
-
怫(fú)然:愤怒的样子。
-
翦翦(jiǎn):心胸狭窄。
-
柄用:被任用,掌权。
翻译
宋清,是长安西边药材市场的人,经营优质药材。有从山区湖泽中来的人,必定会到宋清这里来,宋清总是优待他们。长安的医生得到宋清的药来辅助他们的药方,往往很容易就卖出,都称赞宋清。有生疮疡疾病的人,也都乐于去找宋清求药,希望快速治愈。宋清全都愉快地回应,即使是没带钱的人,也都给他们好药,堆积的欠账债券像山一样多,他也不曾去讨要欠款。有的人不认识宋清,从远方送来欠账单据,宋清也不拒绝。年终的时候,估计不能偿还的,就把债券焚烧了,最终也不再提起这事。集市上的人因为他这种行为奇怪,都嘲笑他说:“宋清,是个愚蠢荒唐的人。”有人说:“宋清莫非是有道之人吗?”宋清听到后说:“我只是追求利益来养活妻子儿女罢了,并非有道。然而说我愚蠢荒唐也是错的。”
宋清经营药材四十年,被他焚烧债券的有百十来个人,有的人后来做大官,有的连着管辖几个州,领取丰厚的俸禄,那些馈赠宋清礼物的人,一个接一个地到门上来。虽然不能立刻报答,但因此赊账死了的数以千计,并不妨碍宋清变得富有。宋清获取利益看得长远,因为长远所以能获得更大利益,哪里像那些小商人呢?一次拿不到欠款,就愤怒,再就辱骂变成仇人。他们获取利益,不是太心胸狭窄了吗?我由此看到愚蠢荒唐的也有其合理之处。宋清确实靠这样获得了巨大利益,又不是狂妄,坚持他的做法不放弃,最终凭借这个富有了。求药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回应也越来越广泛。有的人被斥退抛弃、潦倒沉沦,宋清亲自和他们交往,对待他们落寞的样子,宋清也不因为这样就怠慢他们,一定一如既往地给他们好药。这些人一旦又掌权,就会更加丰厚地回报宋清。他从长远获取利益都是像这样。
我观察现今人与人交往的情形,对方得势就攀附,失势就抛弃,很少有能像宋清这样做的。世人所说的,只是说“利益之交”。哎呀!宋清虽是个商人,但现今交往中能有像宋清这样期望回报长远的人吗?如果有幸有这样的人,那么天下那些贫困窘迫、被废黜受辱却能不死的人就会多很多啊。“利益之交”难道可以缺少吗?有人说:“宋清,不是那种按利益模式交往的人。”柳先生说:“宋清生活在市场中却不按市场的规则行事,然而那些在朝廷、在官府、在学校乡里,以士大夫自居的人,反而不停地争抢去做那种按利益模式交往的事,可悲啊!这样看来宋清不只是和商人不同啊。”
赏析
这篇传记通过对宋清经营药材的一系列事迹的描写,展现了宋清与众不同的商业智慧和品德。他以长远眼光看待利益,对人无论贫富贵贱都真诚相待,即使面对不能立即偿还药钱的人也能宽容大度。这种高尚品质与世俗中那些唯利是图、势力之人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宋清的独特和可贵。柳宗元通过宋清这个人物,不仅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批判,也对真正的道德和义利观进行了深入思考,引导人们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处世之道。同时,也表达了对宋清这种具有高尚品格之人的赞美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