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 · 水仙子 · 喻纸鸢

丝纶长线寄天涯,纵放由咱手内把。纸糊披就里没牵挂,被狂风一任刮,线断在海角天涯。收又收不下,见又不见他,知他流落在谁家?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元曲三百首

赏析

以风筝比喻在外的丈夫,现在夫妻之间尚在通用,诚为妙喻。全曲曲语通俗,多以口语入曲。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纸鸢(yuān):风筝。
  • 丝纶:丝线,这里指放风筝的线。
  • 就里:内里,其中。

翻译

长长的丝线将风筝送往遥远的天际,它的放飞完全由我手中掌控。风筝是纸糊的,它内心毫无牵挂,任由狂风肆意地将它刮走,结果线在天涯之处断了。想要收回风筝却没办法,想看风筝也看不到它的踪影,真不知它最后会飘落到谁家呀!

赏析

这首小令以风筝喻人,构思新奇巧妙。起首两句“丝纶长线寄天涯,放由咱手内把”营造出一种放风筝时悠然又掌控全局的情境,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伏笔。“糊披就里没牵挂,被狂风一任刮”,描述风筝无牵无挂任由狂风吹刮,看似洒脱自由。而“线断在海角天涯”笔锋一转,陡然生出一种失落之感,象征着失去了把控。最后的三句 “收又收不下,见又不见他,知他流落在谁家” 连用三个短句,层层递进,将那种无奈、失落与迷茫刻画得细致入微,表达了对失去之物的深深的怅惘,给人以无穷的遐想空间,引发读者对于人生中种种不可掌控境遇的思考。

无名氏

元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 4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