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 · 一枝花 · 渔隐
所属合集
注释
注释
- 沽(gū):买,此处引申为追求。
- 分:缘分,此处指生活的方式。
- 箬笠(ruò lì):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
- 丝纶:钓鱼用的丝线。
- 玄真:唐代诗人张志和,字子同,号玄真子,曾隐居江湖。
- 儿曹:孩子们,晚辈,此处泛指俗人。
- 刍(chú):喂养,此处指酿制。
- 趔趄(liè qie):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 斝(jiǎ):古代青铜制的酒器。
- 飧(sūn):晚饭。
翻译
我不追求在朝廷或民间的名声,只愿守着这烟波浩渺的生活。在斜风细雨中,戴着新箬笠,拿着旧丝纶去钓鱼。我心怀拜访张志和那样的志向,家与秦淮相近,在清平时代能够容我做个隐士。看着悠悠的绿水,避开那滚滚的红尘。
在【梁州第七】中:结交一些鱼虾作为伴侣,与鸥鹭结识成为亲近的邻居,忘却机巧之心,怕与世俗之人混在一起。探寻了一些六朝的往事,凭吊了一些千古的英魂,为陈宫的禾黍而悲伤,为梁殿的荆棘而叹息。我本是个虚无缥缈天地间的闲人,也是个快乐陶陶的江汉逸民。有时摇着船靠近白鹭洲,笑着采摘青苹;有时推开船篷面向朱雀桥,悠闲地看着傍晚的云彩;有时将船停在乌衣巷,独自在夕阳余晖中漫步;有时全身衣襟被荷香浸润得清爽透润,随即折下鲜嫩的柳条,穿上刚捕上来的鲜鱼,在黄昏时归去。
在【骂玉郎】中:点起一堆灯火酿制美酒,身体歪斜,醉意醺醺,高声歌唱并细细应和着沧浪歌的韵调,完全不受名利的束缚,哪里会去记着国家的兴亡,又怎会去问什么荣枯之事。
在【感皇恩】中:守着这萧索的江滨,冷清的柴门。清凉的露水打湿了蓑衣,清风吹拂着酒器,明月照着盘中的晚饭。与樵夫和野叟相近相亲。昨天离开了石头城,今天在桃叶渡,明天又到了杏花村。
在【采茶歌】中:妻子也最能安于贫困,孩子也颇为通晓文墨,一家人无忧无虑地度过早晚。只要每年的生计都好,又何必去武陵寻找桃花源里的秦人呢。
在【尾】中:茫茫的烟水没有尽头,漂泊的踪迹很少有固定的根基。为什么我这一生害怕追求功名利禄呢?想到那些王侯的大功勋,只能博得渔樵之人的一笑,怎比得上我在这江湖上一叶钓船的安稳!
赏析
这首元曲以渔隐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整首曲词语言优美,意境清新。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在江边的隐居生活,如戴箬笠、持丝纶钓鱼,与鱼虾鸥鹭为伴,探寻古迹、凭吊英魂等,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曲中还写到了作者的饮酒高歌,不受名利束缚,以及他在不同地方的游历,如白鹭洲、朱雀桥、乌衣巷等,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同时,作者也提到了自己的家庭,妻子甘贫,孩子通文,一家人无忧无虑,体现了对平凡生活的满足和珍惜。
在结尾部分,作者通过对比王侯的功勋和自己的江湖钓船生活,强调了自己对宁静、自由生活的追求,认为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而隐居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整首曲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无名氏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越调 · 凭栏人 · 金陵道中 》 —— [ 元 ] 乔吉
- 《 中吕 · 喜春来 · 闺怨 》 —— [ 元 ] 徐再思
- 《 越调 · 凭栏人 · 春思 》 —— [ 元 ] 乔吉
- 《 中吕 · 上小楼 · 隐居 》 —— [ 元 ] 任昱
- 《 山坡羊 · 中吕 · 冬日写怀 》 —— [ 元 ] 乔吉
- 《 南吕·四块玉 》 —— [ 元 ] 马致远
- 《 蟾宫曲 · 梦中作 》 —— [ 元 ] 郑光祖
- 《 阳春曲 · 中吕 · 知几 》 —— [ 元 ] 白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