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丁词十解

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 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圩(wéi):有圩堤,防水的堤岸的意思。
  • 圩(xū)长:主管圩田事务的头目,管理修堤的人。

翻译

每年圩长召集圩丁们,不用去招呼,他们自己就会前来。成千上万的杵一同捣土发出响声,众多畚土被扬起,大家大声呼喊,高声歌唱,声音总是整齐一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圩丁们劳作的场景。诗中展示了圩丁们的自觉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体现了圩丁们的积极主动,他们对修堤工作的重视和责任感。“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则生动地描绘了圩丁们劳作时的热烈场面,那此起彼伏的捣土声和整齐的呼喊声,表现出他们的齐心协力和旺盛的劳动热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生动地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力量和精神风貌。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