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

· 周南
初篁欲迸箨,晚风微过之。 斑苞初委地,永与琅玕辞。 篁生五丈高,凤吹鸣参差。 陨箨膜已朽,不恨见竹迟。 物成亦大艰,搔绝谁当奇。 誓同初生竹,长护幽贞姿。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三月。
  • 篁(huáng):竹林,泛指竹子。
  • 迸箨(bèng tuò):笋壳裂开而脱落。
  • 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的美石。
  • 参差(cēn cī):不齐的样子。

翻译

最初的竹笋将要裂开笋壳,傍晚的微风轻轻吹拂着它。笋上有斑点的皮刚开始掉落地上,永远和那美丽的像珠子一样的笋壳告别了。竹子生长到五丈高,风来吹时发出参差不齐的声响。落下的笋壳那层膜已经腐朽,不遗憾看到竹子长出得晚。事物长成也是非常艰难,这种辛苦谁会当成奇事呢。发誓要如同刚生长的竹子,长久地守护那幽深坚贞的姿态。

赏析

这首诗围绕竹子的生长过程展开描写。从竹笋欲迸箨开始写起,描述了竹笋脱壳、笋皮掉落、竹子长高以及笋壳腐朽等一系列景象,体现了竹子生长的不易。同时,诗人也通过竹子表达了对坚韧、贞洁品质的追求,希望能像竹子一样保持幽深坚贞的姿态。诗中用词生动形象,如“迸箨”“参差”等,细致而准确地描绘出竹子在不同阶段的状态和特征。整体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又蕴含深深感慨的氛围。

周南

宋平江人,字南仲,号山房。光宗绍熙元年进士。为池州教授。尝从叶适讲学,每以世道兴废为己任。宁宗开禧间,召试馆职,因对策诋权要,为言者所劾罢。有《山房集》。 ► 1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