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曩(nǎng):以往,从前。
- 清举:清明公正的选荐。
- 玉宸(chén):借指天帝或帝王的住所,这里指帝王。
- 黄扉:古代丞相、三公官署的门,这里借指宰相的办公场所。
- 国论:有关国家大计的言论、主张。
- 绛帐:红色的帷帐,这里指教育场所,是对老师的尊敬称呼。
- 师资:可以求教请益的人,这里指老师。
- 养浩存真:培养浩然之气,保存纯真本性。
- 铸颜:泛指培养人才。
翻译
从前凭借着清明公正的推举被帝王所知晓,现今感觉荣耀光彩在一时之间无人能比。 曾经进入宰相办公的地方参与讨论国家大计,现在又重新寻求像在教育场所求教于老师那样的机会。 谈论文章、讲解道义丝毫没有疲倦,培养浩然正气、保存纯真本性永远不会衰竭。 唯独愧疚的是培养人才的恩情尚未报答,手捧酒杯祝寿献上这首赞颂的诗。
赏析
这首诗是范仲淹献给晏相公的,表达了他对晏相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诗的首联回忆过去,表明自己曾受到公正推举而被帝王知晓,如今感到无比光荣。颔联讲述自己曾在宰相办公之地参与国政讨论,现在又希望能像求教老师一样得到教导,体现了对知识和进步的追求。颈联强调了谈论文章和讲解道义的热情,以及培养浩然正气和保持纯真本性的决心。尾联则表达了自己对晏相公培养之恩的愧疚,并用敬酒祝寿和献诗的方式来表达敬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示了范仲淹对晏相公的尊重以及对自身追求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