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秭归(zǐ guī):地名,在今湖北。
- 郡圃:指州郡的园圃。
- 萧骚:形容风吹花草树木的声音,也有稀疏之意 。 这里有清幽、寂静之意。
- 畦(qí):田园中分成的小区,田地的分区。
- 翻似:反而好像。
- 隐沦:隐士,隐居不仕的人。
- 栖(qī):居住。
- 巴山:这里泛指三峡一带的山。
- 四合:四面合拢。
- 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这里指杜鹃鸟。
翻译
在秭归,郡圃中花草竹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阵阵声响,那小小的菜畦尽显清幽宁静。身处这官府居住之地,反倒好似隐士在此栖息。四面的巴山将此地合围着,秋日的阳光满满地洒下。杜鹃鸟和黄鹂一唱一和,相对啼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秭归郡圃的独特景象,充满了清幽闲适的氛围。开篇“花竹萧骚小圃畦”,通过对郡圃中花竹、小畦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稀疏的意境,展现出园圃的清幽雅致。“官居翻似隐沦栖”一句,巧妙地将官居与隐士的生活进行对比,抒发诗人虽身处官场却仿佛隐居一般的心境,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之感。“巴山四合秋阳满”,描绘出周围山峦环抱、秋阳普照的壮丽画面,给人一种开阔且明媚的感觉。最后“杜宇黄鹂相对啼”,以杜鹃和黄鹂的啼鸣声增添生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鸟啼声更显动听,以动衬静,进一步强化了郡圃的清幽之美,让整首诗洋溢着悠然惬意的诗意,也暗藏着诗人寄情山水、享受自然的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