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池春雁二首 其二

· 杜甫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塞:北方边塞。
  • 矰缴(zēng zhuó):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

翻译

青春将要逝去就急忙想要回到家乡,北方边塞又哪里管它是否还有寒霜。翅膀在云天终究不会飞远,力量微小对于系有丝绳的短箭一定要防备。

赏析

这首诗借春雁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诗人以“青春欲尽急还乡”反映出对时光流逝和归乡的急切渴望。“紫塞宁论尚有霜”体现出对前路环境的一种担忧或不在意。“翅在云天终不远”似乎暗示着自身的局限或无奈,虽有飞翔之能,但仍不能远离。最后“力微矰缴绝须防”则强调了自身力量的弱小和在现实中需要处处提防危险的状况。全诗通过春雁这一形象,寄寓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命运的思考与感慨。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