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注释
- 高三十五使君适:高适,在兄弟中排行三十五,时任彭州刺史,使君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 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岑参,排行二十七,时任虢州长史。
- 辞客:指以文辞著称的人,这里指高适、岑参。
- 高岑殊缓步:高岑二人出众不凡。殊:特别,出众;缓步:从容徐行,喻人的不凡。
- 沈鲍:南朝诗人沈约和鲍照,这里用来比高适和岑参。
- 意惬:心意满足。
- 混茫:广阔无边、迷茫的境界。
- 富骆:唐代诗人富嘉谟与骆宾王。
- 卢王:唐代诗人卢照邻与王勃 。
- 半刺:指州郡长官的辅佐之官,这里代指岑参(长史是副职)。
- 将:传送。
- 沈绵:久病。
- 腼(miǎn):羞愧。
- 龙钟:形容衰老、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
- 出处:指出仕和退隐。
- 荆玉:荆州出产的美玉。
- 巴笺:巴地所产的纸。
- 染翰:以笔蘸墨。
- 对属:指作诗时对句、属对。
- 蚩尤:传说中的部落首领,这里借指安史叛军。
- 胡羯:泛指西北少数民族,也指安禄山等叛军。
- 祅(yāo)氛:不祥之气,指战乱。
翻译
老朋友你为何如此寂寞,如今我也独自感到凄凉。人老了才华却难以耗尽,秋天来了兴致愈发深长。人间万物的情理尚可见到,而我对你们这些辞客始终难忘。天下闻名的贤士啊,如今都分散在天涯各方。高岑二位才华出众从容不凡,可比肩沈约鲍照一同前往。你们创作时心意畅快文思飞动,终篇意境与苍茫天地相连。可悲叹富骆的命运,也惋惜近代卢王的遭遇。像你们官职虽显贵,但前代贤才命运实在令人感伤。地方大员并非弃才不用,岑参你身为辅佐也已能有所作为。你的好诗何时才能得见,书信写成也没可靠之人传送。好男儿志在四方,漂泊游子凭借自身顽强生活。漂泊中常推许贤圣,我久病缠身遭受诸多祸殃。三年来疟疾反复,仿佛有鬼作祟不消散。疟疾隔日发作抽取我的脂髓,寒冷时仿佛抱着雪霜。我只能徒然躲在阴暗角落,面对鲜妍妆容常感羞愧。为何如此衰老龙钟,至今出处皆受妨碍。没钱住在京城,全家都在偏远边疆。刘表虽有遗恨,而庞德公却至死隐居山林。我心性微薄只能亲近鱼鸟,身体瘦弱害怕豺狼。陇地的草萧瑟变白,洮水上的云一片金黄。你高适在彭州远离剑阁,岑参在虢略靠近鼎湖。荆州美玉簪在头上寒意阵阵,巴地纸张书写翰墨生辉。当地乌麻蒸晒,丹橘应该尝尝。那里宛如神仙居住之所,又兼具山水美景。有竹斋设烧药的炉灶,在花屿安置读书的床。不知你们能否创作出更清新之作,遥想你们正忙于吟诗属对。旧有的宫殿应仍如汉朝风貌,淳朴风俗本就属于大唐。济世这样的重任应当由你们承担,安于贫困也是读书人的常态。叛军最终会受到惩罚,暂时猖狂又能怎样。等到战乱平息,我带上干粮与你们一起论文讲学。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友人高适与岑参的赠诗。开篇杜甫以自身的凄凉寂寞引出对友人的思念,流露出老友分散天涯的怅惘。诗中高度评价了高岑的才华,将他们比作沈约、鲍照,称赞他们诗歌的意境与水平。诗人回顾古代贤士如卢王、富骆的命运,感慨即使如高岑这般为官显贵,也难脱命运无常之感,从而表达对前贤命运的哀伤。他又谈及自己的困境,如久病缠身、生活贫困,全家漂泊于边疆。同时,诗里描述了彭州、虢州当地的风光物产,充满向往之情,殷切询问友人的创作情况。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平定叛乱的信心,以及期待与友人们战后相聚论文讲学的愿望。整首诗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复杂,既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又蕴含着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是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典型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