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行

· 杜甫
邓公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骢大宛种。 夙昔传闻思一见,牵来左右神皆竦。 雄姿逸态何崷崒,顾影骄嘶自矜宠。 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骏碨礌连钱动。 朝来久试华轩下,未觉千金满高价。 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 卿家旧赐公取之,天厩真龙此其亚。 昼洗须腾泾渭深,朝趋可刷幽并夜。 吾闻良骥老始成,此马数年人更惊。 岂有四蹄疾于鸟,不与八骏俱先鸣。 时俗造次那得致,云雾晦冥方降精。 近闻下诏喧都邑,肯使骐驎地上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骢马:青白色相杂的马。
  • 邓公:指邓景山。
  • 花骢:毛色斑驳的马。
  • 大宛种:古代西域大宛国所产的良马品种。
  • 夙昔:往昔,从前。
  • 崷崒(qiú zú):高峻。
  • 隅目:眼眶。
  • 青荧:青光闪映貌。
  • 肉骏:肥壮的马。
  • 碨礌(wěi lěi):形容高低不平。
  • 华轩:指华美的车子。
  • 赤汗:指马流出的赤色汗水。
  • 白雪毛:白色的马毛。
  • 天厩:皇家的马厩。
  • 真龙:骏马的代称。
  • 造次:匆忙,仓促。
  • 云雾晦冥:云雾昏暗。
  • 骐驎:即麒麟,这里指骏马。

翻译

邓公对于马的癖好众人皆知,最初得到了一匹花骢这大宛的优良品种。从前就听说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能见到,牵过来左右的人看到都神情敬畏。它雄俊的姿态和飘逸的神态是那么高峻,回头看着自己的影子骄傲地嘶鸣自我怜爱。眼眶闪着青光如同悬挂着两面镜子,肥壮的马身上高低不平的肌肉像连钱图案在晃动。早上长久地在华美的车辕下一试,没有觉得千金能买得起它这高价。赤汗微微渗出白色的马毛,银色的马鞍上却覆盖着香罗帕。你家以前赏赐的现在邓公把它拿来了,皇家马厩里的真龙骏马它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白天要洗得在泾水渭水深处翻腾,早上奔驰可以迅速穿越幽并地区的黑夜。我听说好的骏马要老了才长成,这匹马经过多年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哪里有四蹄比鸟还快的马,没有同八骏一起率先鸣叫。现今世俗之人匆忙间哪能得到,如在云雾昏暗时才会降下这精灵般的良马。近来听说皇上下诏这事而轰动了都城,哪里肯让麒麟般的骏马在地上随便行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邓公的骢马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这匹骏马的雄姿逸态和珍贵难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生动的描写,如“雄姿逸态何崷崒”“隅目青荧夹镜悬”等,将马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出来。同时,表达了良骥的难得和珍贵并非一般人所能轻易获得,需待特定时机和机缘。这也反映了在那个时代,骏马如同人才一般,需要合适的机遇和环境才能被真正发现和重视。最后提及到因皇帝下诏而引发关注,暗示了这种良马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整首诗气势恢宏,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