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

· 杜甫
南楚青春异,暄寒早早分。 无名江上草,随意岭头云。 正月蜂相见,非时鸟共闻。 杖藜妨跃马,不是故离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楚:指楚国南部地区,即今湖南一带。
  • 暄寒:指天气的温暖与寒冷。
  • 随意:任由,不受拘束。
  • 杖藜:拄着藜杖,指行走。
  • :阻碍。
  • 跃马:骑马疾驰。
  • 离群:离开群体,独自一人。

翻译

南楚的春天与众不同,早早地就能分辨出温暖与寒冷。 江上无名的小草,岭头自由飘动的云朵。 正月里蜜蜂相互遇见,非季节的鸟儿共同鸣叫。 拄着藜杖行走可能会妨碍骑马疾驰,但这并不是故意要离开群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楚春天的独特景象,通过对比北方的春天,突出了南楚春天的早暖和自然景物的自由生长。诗中“无名江上草,随意岭头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无拘无束状态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通过“杖藜妨跃马”的比喻,表达了诗人虽然行走缓慢,但并非故意与世隔绝,而是享受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