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

· 杜甫
郊扉俗远长幽寂,野水春来更接连。 锦席淹留还出浦,葛巾欹侧未回船。 尊当霞绮轻初散,棹拂荷珠碎却圆。 不但习池归酩酊,君看郑谷去夤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宇文晁:人名,尚书之甥,即尚书的侄子。
  • 崔彧:人名,司业之孙,即司业的孙子。
  • 郊扉:指郊外的门,这里指远离尘嚣的地方。
  • 锦席:华美的席子。
  • 葛巾:用葛布制成的头巾,这里指代隐士或简朴的生活。
  • 欹侧:倾斜,歪斜。
  • :酒器。
  • 霞绮:如霞光般绚丽的丝绸。
  • :船桨。
  • 荷珠:荷叶上的露珠。
  • 酩酊:大醉的样子。
  • 郑谷:地名,指郑国的山谷,这里可能指隐居之地。
  • 夤缘: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翻译

远离尘嚣的郊外,总是显得格外幽静寂寞,春水涨起,连接着更远的地方。 华美的席子还未撤去,我便匆匆离开水边,头戴葛巾,倾斜着身子,还未回到船上。 酒杯中的霞光般绚丽的酒液轻轻散去,船桨轻拂荷叶上的露珠,使其碎裂却又圆润。 不仅是在习池边醉倒,你看那郑国的山谷,也是人们攀附上升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郊外春景,通过“郊扉”、“野水”等意象展现了幽静的自然环境。诗中“锦席淹留”与“葛巾欹侧”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留恋。末句以“郑谷去夤缘”作结,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攀附的不屑,更倾向于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沉与超脱。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