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

· 杜甫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茂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汉武帝的陵墓所在地。
  • 卓文君:西汉时期著名的才女,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 酒肆:酒店。
  • 琴台:弹琴的地方,这里指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相会的场所。
  • 宝靥(yè):美丽的面颊,这里形容野花。
  • 罗裙:女子的裙子,这里形容蔓草。
  • 归凤求皇:指司马相如的《凤求凰》,表达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
  • 寥寥:稀少,这里指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已成往事,不再被人提及。

翻译

在茂陵多病之后,依然深爱着卓文君。 在人间的酒肆中,琴台上的日暮云彩。 野花如同留有宝靥,蔓草仿佛可见罗裙。 归凤求皇的意象,如今已寥寥无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茂陵、酒肆、琴台等场景,回忆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诗中“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卓文君的美丽形象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古老爱情的怀念与赞美。最后两句“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则透露出对这段爱情故事逐渐被人遗忘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