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

· 杜甫
歌哭俱在晓,行迈有期程。 孤舟似昨日,闻见同一声。 飞鸟数求食,潜鱼亦独惊。 前王作网罟,设法害生成。 碧藻非不茂,高帆终日征。 干戈未揖让,崩迫开其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迈(xíng mài):行走。
  • 期程:预定的行程。
  • 孤舟:单独的小船。
  • 闻见:听到和看到的。
  • 潜鱼:水下的鱼。
  • 网罟(wǎng gǔ):捕鱼的网。
  • 生成:生命。
  • 碧藻:绿色的水藻。
  • 高帆:高高的帆。
  • 干戈:战争。
  • 揖让:古代君主的礼仪,这里指和平。
  • 崩迫:紧迫,急迫。

翻译

歌声和哭泣都在黎明时分响起,行走有着预定的行程。 孤独的小船仿佛昨日,听到和看到的都是同样的声音。 飞鸟不断寻找食物,水下的鱼也独自惊慌。 前代的君王制作了捕鱼的网,设下法子来伤害生命。 绿色的水藻并非不茂盛,高高的帆却终日征行。 战争未曾带来和平,紧迫的情势开启了它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通过“歌哭俱在晓”表达了人们在黎明时分的情感起伏。诗中“孤舟似昨日”一句,既表现了时间的循环,也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后文通过对飞鸟、潜鱼的描写,以及对前王设网罟的批评,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怀。最后两句“干戈未揖让,崩迫开其情”则深刻揭示了战争与和平的对立,以及诗人内心的紧迫感和情感的流露。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动荡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受。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