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

· 杜甫
东城抱春岑,江阁邻石面。 崔嵬晨云白,朝旭射芳甸。 雨槛卧花丛,风床展书卷。 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 呼婢取酒壶,绩儿诵文选。 晚交严明府,矧此数相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én):小而高的山。
  • 崔嵬(cuī wéi):形容山势高峻。
  • 芳甸(diàn):花草丛生的郊野。
  • 雨槛:雨中的栏杆。
  • 风床:风中的床榻。
  • 钩帘:用钩子挂起的帘子。
  • 丸药:制作成丸状的药物。
  • 绩儿:指读书或学习。
  • 文选:文学作品的选集。
  • 严明府:指严姓的官员。
  • (shěn):何况。

翻译

东边的城池紧靠着春天的小山,江边的阁楼与石壁相邻。 清晨,高耸的云层呈现出白色,朝阳照耀着花草丛生的郊野。 雨中的栏杆旁,我躺卧在花丛中,风中的床榻上展开着书卷。 用钩子挂起的帘子外,宿鹭被惊起,制作成丸状的药物旁,莺鸟婉转歌唱。 我呼唤婢女取来酒壶,督促孩子诵读文学选集。 晚上与严姓的官员交往,何况我们还能多次相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水阁中清晨的宁静生活,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和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文化生活的热爱。诗中“东城抱春岑,江阁邻石面”等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后文通过“雨槛卧花丛,风床展书卷”等句,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闲适生活。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优美,展现了杜甫诗歌中特有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