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楠

· 杜甫
楩楠枯峥嵘,乡党皆莫记。 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 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 巨围雷霆坼,万孔虫蚁萃。 冻雨落流胶,冲风夺佳气。 白鹄遂不来,天鸡为愁思。 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 良工古昔少,识者出涕泪。 种榆水中央,成长何容易。 截承金露盘,袅袅不自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楩楠(pián nán):一种高大的楠木。
  • 峥嵘:形容树木高大、枝叶茂盛的样子。
  • 乡党:指同乡的人。
  • 摩皇天:触及天空。
  • (pán):盘曲地伏着。
  • 雷霆坼(chè):雷电击裂。
  • :聚集。
  • 冻雨:寒冷的雨。
  • 流胶:树液凝固。
  • 冲风:狂风。
  • 白鹄(hú):白天鹅。
  • 天鸡:神话中的鸟,这里比喻高贵的鸟。
  • 霄汉:天空。
  • 出涕泪:流下眼泪。
  • 种榆:种植榆树。
  • 金露盘:古代宫殿中的器物,这里比喻高贵的地位。
  • 袅袅:形容柔弱无力。

翻译

高大的楠木已经枯萎,枝叶茂盛的样子不再,同乡的人都不记得它。 不知道它已经活了几百岁,现在却显得凄惨,毫无生机。 它的树枝曾经触及天空,树根盘曲地伏在厚实的土地上。 巨大的树干被雷电击裂,无数的孔洞里聚集着虫蚁。 寒冷的雨使得树液凝固,狂风夺走了它的美好气息。 白天鹅不再飞来,高贵的鸟儿也为之愁思。 尽管它仍然具备成为栋梁的潜质,却再也没有触及天空的志向。 自古以来,优秀的工匠很少,认识它价值的人会流下眼泪。 在水中央种植的榆树,成长起来又何其容易。 被用来支撑金露盘,柔弱无力却毫不自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枯萎的楠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楠木虽然曾经高大茂盛,但如今却枯萎无生机,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现今的衰败。诗中“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一句,既表达了对楠木昔日潜力的认可,也透露出对其失去昔日志向的遗憾。结尾处对比种植在水中的榆树,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成长的艰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诗歌中常见的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